第一百一十章 来龙去脉

    第一百一十章 来龙去脉 (第1/3页)

    第一百一十章 来龙去脉

    嘉靖的话,不能全信,不能不信。

    嘉靖说到这个份上了,周梦臣也不能不说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了。但是依然有很多事情,周梦臣要压在心里。对谁也不能说道。

    周梦臣说道:“凡是必有因果,不明白因果,贸然行事,不过是鲁莽之举。而今江南形式到了今日,前因早已种下,陛下不过承祖宗之弊而已。”

    这一句话,让嘉靖听得很是舒服。

    将倭乱的原因,从嘉靖身上解脱出来。嘉靖饶有兴起的问道:“哦,那你说说,这个前因到底是什么?”

    周梦臣说道:“分赃不均。”

    嘉靖有些摸不着头脑。说道:“分赃不均?”

    周梦臣说道:“本朝开国以来,一直是以官方贸易为主。遂有郑和下西洋。然仁宣之后,下西洋的壮举不再。代之为朝贡贸易。对民间限制民间贸易。专其利也。”

    嘉靖听了,心中一动。暗道:“有这么说法吗?”

    很多时候,历史从不同的方面来解读,就有不同的说法。

    周梦臣的解读虽然有文人士大夫传统说法有一点点冲突,但是大部分还是对的。

    首先,就是大明朝廷在开国之初,对民间海上贸易就有所限制。但是对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却是从来没有是非常鼓励的。因为明朝是进行的朝贡贸易。在贸易上有所让利,争取在政治上的一些权力。

    有人或许,觉得这是取虚名而舍实利。只能大国思维就是这样的。就好像美国而今要榨干每一分财源,看美国的小弟谁还跟着他混。而在明初的时候,太祖成祖对南洋是有想法的。

    所以舍弃一些钱财,换来一些钱财换不了的特权,到底赚还是赔,还是一件很不好说的事情。

    即便朝贡贸易本身,也未必是一件赔钱的事情。

    很多人都只看见厚往薄来。没有看到这个时代的交通问题,可以说,这年头从外国将货物送到中国,十倍之利都是应该的。而中国的宫廷精品到了国外,十倍之利都未必够。

    但是就成本而言?却不是那回事。

    毕竟朝贡使臣往来,承担了更多运输费用。所以说,大明朝贡贸易。只能说并不是太赚,说有多赔钱,却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朝贡贸易如果货物数量巨大的话,也不是什么货物都能享受朝廷厚往薄来的待遇。货物太多,一般是在官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