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找死的徐海

    第二十一章 找死的徐海 (第1/3页)

    第二十二章 找死的徐海

    周梦臣对胡宗宪的态度,是有些矛盾的。

    他承认,胡宗宪是有些东西的。胡宗宪在军事上沉浸不深。但却是做实事的人。虽然周梦臣觉得胡宗宪在对付倭寇的时候,大量用招降,然而出而反尔的手段,实在有些有伤朝廷的信用。

    但是真正看过江南的士卒是什么烂样。也渐渐明白胡宗宪为什么这么做了。

    胡宗宪在军事上的能力,不足以让胡宗宪带着这些士卒去打胜仗。去消灭倭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胡宗宪只能多用一些战场上的手段了。要知道,即便大名鼎鼎的戚家军,全盛的时候也没有多人。在胡宗宪大力整顿过后,江南可用的士卒,也不过数万而已。防御千里海防,根本是网漏吞舟之鱼。

    防不胜防。

    胡宗宪的手段阴损了一点,但到底是有效的。

    想要做事,就要有什么政治洁癖。周梦臣能够站在高处鄙视胡宗宪这样做不体面,是周梦臣手中的政治资源,与军事资源,要远远胜过胡宗宪,周梦臣有更多的选择,能从更高层次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今今日之战,能有这么顺利。周梦臣也知道,其中是有胡宗宪的功劳的。没有胡宗宪在之前做了那么多的工作,怎么能够引起徐海与陈东的不信任,没有两者之间的暗潮汹涌,怎么让陈东迟迟不敢调整部属,属于进不敢进,撤退也不敢轻易撤退的局面。毕竟如果徐海倒戈了。他这边一撤,就是在找死的。

    当然了,最根本的事情是陈东小看大同铁骑。

    如果胡宗宪是无能之辈,周梦臣好办多了。比如赵文华。周梦臣估计赵文华此去,是活不长了。至于怎么死,就要看上面大佬的博弈了。周梦臣一点负疚都没有,赵文华,严世蕃之辈,在周梦臣看来,活着就是浪费空气,早就该死了。

    但是胡宗宪不一样。

    不要看大明这么多官员,真正能办事的官员,能独挡一面的官员,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是高级人才。

    胡宗宪就是。

    要让周梦臣下黑手,让胡宗宪跟随赵文华后尘,不是不能。但是周梦臣却有些不安。放过胡宗宪,周梦臣有一种放虎归山的感觉。

    是的,而今胡宗宪受制于周梦臣。但是他未必会永远受制于周梦臣。

    严嵩还没有死,胡宗宪只要能从江南全身而退,在严嵩的支持之下,很有可能在其他地方飞黄腾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