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三月三

    第七十七章 三月三 (第1/3页)

    第七十七章 三月三

    虎丘名胜有二,一曰虎丘塔,二曰剑池。

    只是此刻,这两处名胜都被人忽视了。在虎丘山下,周梦臣早就令人搭建了场地,有下列座次,上依山而做高台。让高台上的论道之声,能传到下面的听众耳朵之中。

    更是有千余士卒维护秩序,将整个场地看管的严丝合缝,各片功能区域都有人看管与值守,再加上来到这里的大半是读书人,更有很多官员去了官府也来参与这次盛会,再加乡居的官员也不少。可以说一不小心,就碰见一个前尚书也说不定。

    于是,这些读书人也不敢放肆。

    整体上也没有太大的混乱。

    可以说有条不紊。

    虎丘山之所以称作虎丘山,就是这做小山,形似卧虎而得名。此刻从高空俯视,就好像一只老虎俯视着下面的密集的芸芸众生。颇有意味。

    今日是周梦臣主讲。

    这虎丘之会,周梦臣参照了之前讲学的规章,将整个讲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讲学,周梦臣当任不让是第一天。之后,就让其他大儒分别讲上一日。周梦臣不好太过分,搭起这个大的场子,让这么多大儒,全部给自己来作配,却不让人家说话,有些不大好。而且,周梦臣也知道,气学之中,人单力薄,如果吴廷翰还在,还能给周梦臣撑一下场子。

    而吴廷翰一去,王门气学一脉,其实有真才实学的大儒已经没有了。就靠周梦臣了。

    这其实也是很多大儒的现状。即便是王阳明也不能保证自己三代四代弟子之中有什么成器的。王阳明心学兴旺的时间,其实也就是嘉万之际,到了万历后期,已经没落了。到了崇祯朝,更是有太多人批判心学了。

    王阳明的处境,不是一个个例。王廷相弟子之中唯有吴廷翰。如果不是吴廷翰将周梦臣拉进了王门。王廷相之后,也是后继无人了。

    讲学固然是学问的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落在讲学这一件事情上,也是要看人多势重的。如果气学一脉能出三四个大儒,周梦臣就敢厚着脸皮,今日不让任何一个心学大佬上台,办成气学专场。

    但是周梦臣没有这样的家底。

    只能容许心学乃至于其他学派上台了。

    毕竟,单单一个人讲学,是撑不起今日之宏大的安排。

    第二个阶段,就是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