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阳明后学

    第八十二章 阳明后学 (第2/3页)

。是王门的代表。

    故而王畿一出现。下面顿时安静下来,无数学士用崇拜的目光看向王畿,让周梦臣有些吃味。学子们对周梦臣的态度,与对王畿的态度,简直是没有办法比,这让周梦臣有些不舒服。

    不过,周梦臣刚刚出生的时候,人家王畿已经开始讲学了,数十年积累的声望,周梦臣不及也是很正常的。

    即便,周梦臣这样做心理建设。但是不舒服依然是不舒服。甚至有一点点忧心。

    因为,周梦臣很明白,学术上的争端,特别这种偏哲学方面的争端。是没有严格上的谁对谁错的。即便周梦臣这十几年一直研究这么对付阳明心学,但是他也明白,王阳明被人推崇是有道理的。

    所以,他在这一次讲学上最大胜利,是将气学传播给更多,吸引更多的江南学子拜入气学门下。而看现在的状况,即便他能将王畿驳倒,并踩上一万之脚,但是在人心的争夺之上,恐怕不大可能胜过王畿。

    就在周梦臣满心不是滋味的时候,王畿开始讲学了。周梦臣立即开始认真听讲,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王畿是讲学的老手了,简直信手拈来。

    他先讲王阳明的学问,王阳明的学问,其实就三个大关节。支撑起了王阳明心学的所有理论,第一是心即理。第二,知行合一,第三致良知。

    周梦臣对这些熟悉的很,熟悉到了,让周梦臣上台去讲都没有问题的。毕竟是日日揣摩,想要攻破的学说。

    只是周梦臣听着听着,有些不舒服。因为这与他学到的心学不一样。周梦臣关注心学,自然是关注王阳明。王阳明一些文章手稿,讲学的文稿,周梦臣都暗中托人找来。是有过研究的。

    但是而今,王畿讲的似乎也是心学。也是王阳明的路数,但是怎么总就的不对劲。

    只能说周梦臣在学术情报收集上出现了失误了。

    王阳明之学,王畿与钱德洪得传。但是王畿与钱德洪的矛盾,在王阳明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个大学者,也是一个好老师,他教授弟子,从来不硬来,而是顺应弟子的习性教授。王畿天资傲人,读书做事,一通百通,从小到大,都是那中别人家的孩子。而钱德洪为人朴质刻苦,在很多事情不够灵活。

    两个人的性格差别,并不妨碍两人都可以做一个好学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