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小儿辈已破贼矣

    第九十二章 小儿辈已破贼矣 (第2/3页)

地方很好,对敌情的判断也很准确。仅仅等了一日,就等到了倭寇。于是一千多人的伏兵,在谭纶的带领之下,冲杀了出去。而倭寇仅仅有台州兵的一半不到,大概有五六百人上下。

    只是都是真倭。

    毕竟,汪直对自己手下的雇佣兵从来不吝啬钱财,不过,该让他们拼命的时候,也不会在意他们的性命,自然要他们走在最前面。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战。

    谭纶做了充足的准备了,甚至冲杀在前,也算奋勇杀敌了。

    但是交战不过一刻钟,台州兵就崩溃了。

    这些倭寇在各种被动之下,硬生生将两倍于自己的台州兵给打崩了。谭纶所有的训练有素,都反应在逃跑之上,好玄才逃了出来,保全了大部分兵力,即便如此,在倭寇到了城下,依然将几十个没有逃走的台州兵,在台州所有人面前,一一斩首。

    谭纶而今想起来,依然是痛彻心扉。

    他还是想不通,怎么想,倭寇都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为什么最后胜利的是倭寇了。

    这就是文官带兵的通病了。

    谭纶觉得是精兵,就是精兵了?

    谁都知道,只要没有见血,训练再好的兵马,都是新兵。大同民兵之所以那么厉害,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大同官军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村落,这些村落的百姓只能自救。他们很多半大孩子的时候,都看着父兄守卫村子,甚至运输武器粮草。

    刚刚长大一点,说不定都在村头的围墙上守卫。

    所以,虽然是新兵都是见过血的,杀过人的。所以稍稍整合一下,就是一支劲旅。

    这些素质,台州百姓可是没有的。而且谭纶征兵都是一些什么人?都是在城中有家眷的。谭纶之所以这样想,就是这一支兵马本质上是城防军。为了坚定他们守城的信心,只要他家人在城中,他们才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也不能说,谭纶的选择是错的。

    只是,戚继光兵书之中,最讨厌的市井兵。这种市井无赖,看上去很横,但是在战场之上最容易动摇。

    而对面的真倭,都是日本内战打出来的,他们大名战败了,没有出路才投奔汪直做了雇佣兵。一般来说,汪直不会干涉这些日本军队内部的关系,也就是说这数百人,应该是某一个武士麾下的团体,跟随这个武士很长一段时间,或者说干脆是某一个家族的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