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俞大猷的判断

    第一百一十七章 俞大猷的判断 (第2/3页)

秘密封锁住了。

    所以,这一段时间打断汪直的情报网,让汪直得到的情报中断一段时间,即便是汪直下面的人知道了这里面有问题,这消息也传不到汪直手中了。

    这也是周梦臣料敌从宽的。

    而这也是周梦臣在按上唯一能做的了,他现在只能买定离手,让老天爷开盘了。

    俞大猷并不知道周梦臣在岸上做了什么,他此刻站在船头,举起千里镜细细观察长江两岸。东风迎面而来,吹拂俞大猷的披风,红色的披风与白发相互碰撞。让俞大猷心中的意气一点点酝酿,大有一种想要仰天长啸的冲突。

    俞大猷与戚继光不同,他算得上是一员老将了。

    不管是历史上的戚继光,还是这个时代的戚继光,都称得上是有贵人相助,才能一步步走上来的,在历史上是张居正,谭纶,而在这个时代是周梦臣。

    但是俞大猷却不一样。

    他的性子一直没有在朝廷上找到什么靠山,或者说,俞大猷根本不屑于找靠山。所以他从来是起起落落,打了胜仗升上来,然后得罪人跌下去,甚至顺便要住上一段时间的牢,或者说回家闲居一段时间。

    俞大猷早就不在意仕途了,他不过是秉承爱国忠君之心,有多少事情做多少事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已。

    有今日这样,统领整个大明最庞大的水师。却是他永远没有想过的事情。即便他对仕途没有什么想法,但是作为一个将军,谁也不能拒绝,统帅大军,与敌人决一死战的诱惑。

    甚至俞大猷向周梦臣献策的时候,也未必想到,周梦臣居然真的批准了。要知道,他之前也是遇见过不少上司,不管他怎么献策,最后都会被搁置。他甚至已经觉得这一件事情,要就此罢休的时候,却万万没有想到,数日之内峰回路转。

    他甚至是此战的主将。

    他内心之中的波涛汹涌,一直没有平息。

    此刻他虽然细细查看,长江两岸的情况,但是内心之中依然在反复确认一件事情。而今的一切是真的吗?

    不过,他心中虽然有些分心,但是该做的事情,却一点也没有少做。他忽然放下千里镜,对身边的人说道:“邓钟,传令下去,让各部戒备,倭寇在长江口附近等着我们的。”

    邓钟而今十四五岁出头,他不仅仅是俞大猷的亲兵,也是俞大猷的弟子。

    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猷本部人马,其实也是以俞大猷本人,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