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保守与激进

    第一百三十三章 保守与激进 (第2/3页)

   自从周梦臣到了南方,给了严嵩重重一击后,徐阶也在京师扳回了一点。虽然势力还弱,但弱而不倒,双方对峙的局面,没有什么变化。而严嵩的名声就更加恶劣了。

    所以,而今朝廷的头等大事,是除贼。

    让严嵩下台,不让严嵩下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是对朝廷体制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

    第二感觉事情太大了。周梦臣做的太轻率了。

    在张居正看来,海运这一件事情,最困难的事情,从来是不是如何将粮食从海上运输到北京,在永乐十二年以前,朝廷就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又不是不能做到。难点在于,如何安置运河沿岸的百姓,如何安置在运河上的百万漕丁。这些靠运河为生,如何运河今后不在,他们是要造反的。

    这才是顶顶重要的事情。

    在倭寇还没有完全平定,北京府库之中几乎能跑老鼠的情况下,做这一件事情,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说。

    不过,以张居正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张居正也不好说周梦臣的坏话。所以最后落在“费解”这两个字上。

    徐阶说道:“周梦臣是匹好马,但是信马由缰,从来不知道大局是何物?这也是我最头疼的地方。只是我作为内阁次辅,做事也必须秉着公心。所以,这一件事情,我恐怕不能为他说话了。”

    张居正知道,从政治理念上,徐阶比他还要保守。张居正不能理解的是周梦臣的做法,但是理解周梦臣的用心。不过,在他看来,漕运海运却不是必须的。

    历史上,高拱上位置后,也推行海运。但是张居正掀翻高拱之后,就将海运这一件事情终止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反对之声。在真正的原因,一是清理高拱的余党。二就是张居正不觉得该在这一件事情上下功夫。

    天下要做的事情很多。能做的事情也很多。每一个人眼中的轻重缓急都是不一样的。

    在徐阶眼中,漕运海运什么的更是等而下之的事情,因为那是具体的术,宰相要做得是匡扶正道。什么是正道?就是将大明朝廷上这种皇帝殆政,权臣横行,上下不知所措的情况扭转过来。这才是正道。

    区区具体事务,更不是他关注的。

    徐阶今日的话,虽然也是他不觉得周梦臣这一件事情多重要。但是让徐阶说出这一番话的原因,却不是这里,而是徐阶对周梦臣的一个小小的警告与敲打。因为在徐阶看来,周梦臣太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