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御前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御前 (第2/3页)

下,那是严嵩节略掉的词汇。

    严嵩随即说道:“还有几件事情,我等拿捏不准。还请陛下圣裁。”

    嘉靖说道:“什么事情。”

    严嵩说道:“就是漕运改海运的事情。”随即又简单地介绍了一番。

    嘉靖听了沉默不语,他想起了几日之前的事情,几日之前,有雷劈三大殿,声势浩大,惊天动地。动静非常大。按照之前三大殿定然被引火。随即成为一片灰烬。但是在之前周梦臣的实验之中,嘉靖已经知道避雷针。虽然嘉靖没有说什么的。但是大明京师工匠与周梦臣的关系很密切,周梦臣这里推出的新技术,自然被应用上主要建筑物上了。

    所以,三大殿幸免于难,反倒是紫禁城有几个城楼。因为嘉靖没有装上避雷针,反而引起大火。正正烧了一面城墙。看上很是狼狈。

    嘉靖为什么会想起这个?

    原因很多。一方面嘉靖正处于迷茫期。

    他经过了反复实验,推理,验证。终于得出了进化论,或者说在这个时代叫天演论。没有什么问题,道理是说得通的。一方面,他也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他觉得这符合道家的一些说法。

    同时,他也有茫然的地方,那就是天演论能符合人类演变吗?也就是生物达尔文,可以推导社会达尔文吗?

    那么社会达尔文之中,皇帝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其实最符合社会达尔文的,大概是五代的武夫,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嘉靖怎么可能认可这个。这也是为什么,嘉靖一直捏在手中反复思考,根本没有与除却周梦臣之外,任何一个人谈论这一件事情的原因。

    嘉靖虽然对儒家并不是太了解,甚至秉承轻蔑的态度,对内里深沉的含义不愿意了解。因为杨廷和当初就是依据理学来让嘉靖承认自己过继个弘治皇帝这一件事情,也就是大礼仪的导火索。这一件事情,嘉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根本不屑于对儒学多了解。

    但作为皇帝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

    所以,一方面他沉迷于他创造出的精妙绝伦的理论,认为是道家思想进一步阐述,有一点道法家的感觉。同时,他不知道这个理论对他有用,还是有害。

    他有一点想周梦臣回来给他解惑了。

    另外一方面,嘉靖对周梦臣讲学的内容,也全部看过来。他对周梦臣讲学的有些内容,并不奇怪,毕竟他与周梦臣交往这么多年,有些事情周梦臣是怎么想的,嘉靖也是明白的。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