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嘉靖三十七年

    第一章 嘉靖三十七年 (第3/3页)

这些力量下放给沿海各省。

    当然了沿海各省不愿意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俞大猷还保留着这些小船队的指挥权,也就是说,当海上遇见战事之后,这些船队都要归东海水师一并指挥。这才让各省总兵官恼火的事情,凭什么花我们的钱,养你们的人。甚至有大批文官觉得,如此一来,东海水师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建议将东海水师拆分,分给沿海各省,让沿海各省组建自己的水师。

    周梦臣好说歹说,才算是将所有事情给摆平了。

    他给了沿海各省水师一个重要的权力,那就是缉私权力。

    虽然而今海禁还没有全部放开。但是江南每一个百姓都知道,开海是必然的,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每一个从正规港口出口,并缴纳赋税的船只,都会颁发凭证。缉私船可以在海上拦截人会船只。只要没有凭证,就能压回去。通知人来缴纳罚款,当然了,如果不来,这船连货物都要充公,至于船上的水手,都要流放海外。

    而今大明所言的海外,还只有大琉球,也就是台湾。不过渐渐被称为东海。因为东海水师,在舟山,宁波,温州,崇明,厦门,等第有驻扎地之外,还在澎湖,台湾上有三个港口驻地。

    并建立了东海五卫。在很多人约定成俗的称呼,都是东海那边。

    周梦臣估计将来台湾岛被叫做东海岛也不奇怪。

    造船场另外的业务就是给福建,广东,浙江,南直隶,造这种每艘船上只有十门火炮,船又轻,甚至可以帆桨并用的近海船只。每一个省都是一百艘打底。

    这种给官府造船的单子,利润是很低的。真正给造船船带来大量利润的,是商船的营造。

    因为开海的风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而且大家都知道,上海必然是开海第一港,所以大明对船只的需求量,一下子飞速增长。可谓供不应求。一艘船什么价码,根本就是船厂说了算。

    周梦臣又对船厂进行了管理。不,应该说,周梦臣并不是对船厂进行管理,而是对几乎所有的大作风,都进行了管理。不过,周梦臣的注意力只能在江南这一带,更远的地方就管不着了。

    船厂,布坊,都有纳入征税之中。不应该说纳入管理之中。

    不过,而今能做到的,也仅仅能征税而已。更多的管理根本不可能,太却是人手了。以明代县衙的配置,根本不可能对所有工厂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