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嘉靖之心

    第二十八章 嘉靖之心 (第2/3页)

。收回自己的思绪。毕竟八字还没有一撇。太子妃这一胎说不定什么样子的,想这个实在太多了一点。

    似乎是因为太子妃有喜的缘故,嘉靖满面春风。精神很好,甚至连头发好像都黑了几根。

    嘉靖与周梦臣寒暄两句,嘉靖接过周梦臣的关于军制改革的奏疏,细细看了之后,问道;“朕对于新军制,有几处不解的地方,还请周卿教我。”

    “臣不敢。”周梦臣连忙说道:“陛下但有垂询,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嘉靖说道:“好。”随即就开始提问了。

    都是一些很关于新兵制的细节。周梦臣心中有些高兴,毕竟从嘉靖问的细节来看,嘉靖在这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嘉靖是什么样的人,多少年没有这样关心过一件政务了。

    周梦臣岂能不受宠若惊。

    嘉靖最后总结说道:“周卿所言甚好,堪称大明百代之垂范。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慎重,周卿觉得谁能承担此重任?”

    周梦臣一听嘉靖这话,心都凉了半截。顿时想起高拱当日的话语。不得不承认,高拱真是猜对了嘉靖的心思。

    谁最适合办这一件事情,这是一个不用问,就知道答案的问题。整个方案。周梦臣一手包办。没有人比周梦臣更熟悉新军制,也没有人比周梦臣更熟悉军队,没有人比周梦臣在军队之中更有威望了。

    这一件事情,没有人比周梦臣更合适了。

    但是嘉靖偏偏问周梦臣,谁合适?

    前提就是嘉靖不想让周梦臣做这一件事情了。

    周梦臣自然能读懂这个意思。在嘉靖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其实也是宣明自己的心意。周梦臣又能说什么啊?

    周梦臣说道;“臣以为杨博乃是老臣,又曾经任兵部尚书,辽东局势大有好转,杨博是最合适的。”

    周梦臣只能推荐杨博。

    一来这是周梦很与杨博商量好的。周梦臣欠杨博一个人情。其次也想在六部之中安插一个自己的臂助。只是,周梦臣隐隐约约有一个感觉。

    那就是杨博回京当上兵部尚书之后。周梦臣与杨博之间的盟友关系,估计要渐渐的疏远了。

    原因很简单。

    一是嘉靖估计不会让杨博与周梦臣做得太近,其次,就是到了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杨博就无求于周梦臣了。甚至两人转变为了竞争对手。

    内阁在嘉靖一朝已经是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但是内阁也就几个名额。杨博也想进。周梦臣也想进。奈何内阁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