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现场决策

    第四十一章 现场决策 (第1/3页)

    第四十一章 现场决策

    如此一来,即便黄河水势再大,漫过了遥堤。也不会出现,大水冲破遥堤,从而让河道整体迁徙的局面,最多不过是淹了周围几个县,而且如果在河道周围,有配套的水利工程,这种局面也是能够化解的。

    比如郑州的贾鲁河。此贾鲁河与徐州的贾鲁故道不是一条河。郑州的贾鲁河就是元代大臣贾鲁修河的配套工程。而徐州的贾鲁故道,就是贾鲁修黄河改道的新河道。也就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的工程。

    有好几次,黄河在郑州决口,黄河水就冲入贾鲁河之中,让两岸百姓被难更少。

    潘季驯就是打这个主意。

    只是周梦臣总觉得潘季驯的办法,有些想当然而已。

    而朱衡的方案,也算是治水长策,没有什么好说的。给黄河换一条新河道,在河道没有被黄沙淤积成为地上悬河之前。是比较安稳的。但是过个十几年,这新河道与旧河道,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到了清代,黄河才是有口必堵的。在明代这个意识还不是太强烈的。

    而有口必堵这个思想本身,就是潘季驯治河思想的延续。

    双方都有道理。而且都有问题。

    这个时候,就要周梦臣来拍板了。

    周梦臣思忖了好一阵子,咬着牙说道:“先将黄河归于旧道。”

    潘季驯面露喜色,朱衡面色不变,但是透过他的眸子,也能看出来,有几分失望之意。

    周梦臣说道:“束水攻沙之策,能否可行,还要看具体情况。不过,而今最大的问题,救百姓于水火之间,而今黄河水少。为害不深,道夏秋洪峰到来。到时候,恐怕这里又是一场大祸,生民本来就百无一。难道还让这仅存的一点百姓,落入河伯之手。”

    “重新修一道新河,太慢了。而旧河河道,虽然高于两岸,但是历代都有加固,算得上堤坝齐全。只要让黄河归于旧道。支撑一两年,是没有问题的。”

    “等做完这一件事情,再来考虑长策不迟。”

    周梦臣这一番话,才算是打消了双方顾虑。

    周梦臣也明白,这仅仅是将双方矛盾给往后面推迟而已。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周梦臣需要时间。

    周梦臣对于黄河这个大课题准备不足。虽然他倾向于束水攻沙。但是总觉得逻辑上有些不通。人定胜天,固然是一个口号。而且在生产力发达后,也能成为现实。但是束水攻沙这个办法,以水治沙,似乎将水性利用到了极致。完美之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