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饮马河大捷

    第二十章 饮马河大捷 (第2/3页)

是建立互信是很难的,李成梁不辞劳苦,带着两三个护卫,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劝说,让这些部落相信的大明朝廷,为了双方互信,李成梁收了不知道多少义子。

    堪称义子满天下。以至于多年之后,这一带汉姓之中,以杨为最。

    这当然是后话。

    戚继光在草原上与鞑子对峙两个多月,果然鞑子先支撑不住了。准备撤退。

    戚继光丢下辎重。仅仅带了数万骑兵,一路追了过去。一连三战,直接追到了克鲁伦河畔。斩首数万,降者十余万,土蛮汗仅以身免。

    克鲁伦是清代的名字,这个条河的名字很多,不过而今称为饮马河,这一战就是饮马河大捷。

    戚继光这一战更是震动天下。许为天下名将,不动则已,动如雷霆。

    之前戚继光在草原上捕捉蒙古主力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诋毁戚继光,一战扫掉了所有恶名。

    周梦臣接到这个消息,更是高兴几乎跳了起来。

    周梦臣知道,蒙古请降的使臣一定快到了。今日达延汗一脉,几乎被打残了。蒙古在达延汗之后形成的蒙古六万户的权力结构,很有可能不负存在了。

    如此一来,周梦臣承诺的事情,已经能做到了,最少北方边患,不再存在了。

    这也是土木堡之后,大明对蒙古最有优势的时候。

    二十年之内,蒙古人不要想恢复元气。

    周梦臣就能专门对内改革了。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更是京师震动,无数百姓自发的放灯放鞭炮,一瞬间,京城好像重新过了一个年。

    毕竟嘉靖二十九年,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算近,当年看蒙古人在京师城外,烧杀的人很多还活着。

    只是没有想到,短短十几年,就主客翻转,大明已经到打了草原上,说起来,这最后决战的饮马河与捕鱼儿海,都相距不远了。

    让人不由想到了开国功勋之盛。

    嘉靖自然大喜,各种赏赐不去提了。

    这一场大捷,也让一个人不得不上门求见。

    不是别人,而是丰国公李儒。

    两个人而今都是身处嫌疑之地,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武勋之首,两个人关系再好,嘉靖是会睡不着的。当然了,双方自然都有监视牵制的人员,谁也不能擅自妄为。

    所以,两个人这一次见面,就在内阁之中,不是内阁值房之内。而是文渊阁之中一张长桌之上,两次都是密密麻麻的架子,上面有浩如烟海的图书。

    时不时有人在两人身边蹑手蹑脚的走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