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得胜还朝

    第二十六章 得胜还朝 (第1/3页)

    第二十六章    得胜还朝

    不过议和的事情,与丰国公李儒没有什么关系了。

    他要回京了,与他一起回京的还有京营各部。有五万之众。这些人在西域打了两三年,绝对算得上精锐人马了。

    当他带着大队人马艰难的翻越沙漠,戈壁来到嘉峪关前,顿时觉得,似乎换了一个世界。

    因为,他在这里看见一座火车站。

    对,火车站。

    其实整个西域之战,最大的问题从来不是打,而是保障大军的后勤。不客气的说,只要大明几十万大军,顺利的进入西域,只要领军将领不是太笨,就已经锁定胜局了。

    李儒虽然算不上名将,但平心而论。李儒也算是中平之将。当大明在西域的军队超过了十万。李儒就不大可能打输。毕竟叶尔羌汗国能投放在战场上的兵力,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更不要说,明军各方面都比叶尔羌汗国的兵马精锐。唯一的缺点是战马。

    但是西域有大量的战马。以至于大明步卒来到这里,就成为了骑兵步兵。

    这一切都在于后勤。

    只是他没有想到,三年的时间,居然将铁路修建到这里了。

    其实,虽然说西域之战的规模超过了周梦臣的预计,但是周梦臣并不是那种死板的人。甚至借这着这个机会,完成自己一直没有完成的事情,修建了兰州到嘉峪关之间的简易铁路。

    从黄河运输线能够直接运输到兰州,然后从兰州直接运送到嘉峪关。然后嘉峪关西北到哈密之间,组织了大量的驼队,将货物一点点的运输到哈密。

    这一段依然是瓶颈。

    但是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足够支撑十万大军在西域作战了。

    而这一条简易铁路为什么能这么快的修建出来,是因为这一条铁路大部分都与长城并行的,在长城以南修建的。动用了大量的士卒一起动手。

    速度这才这么快。

    与此同时,汪宗元的组织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他在修建这数百里简易铁路的同时,也将西北多少卫所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而留守西域的十万大军,大多都是西北各卫精锐人马。大明在西域军事组织依然是卫所。

    在哈密城下的时候,李儒就很重视屯耕。到了西域之后,发现西域的情况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虽然是汉唐故土,但是当地百姓即便是黑发黑眼,但也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了。

    所以战胜容易统治难。且不是往这里移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