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商法的推行

    第三十八章 商法的推行 (第1/3页)

    第三十八章        商法的推行

    说实话。周梦臣作为首辅。这些案子对当事人或许很重要,这关乎家产的归属。关乎祖上清名。等等。但是对周梦臣来说,算不了什么。

    一些家务事而已。

    这些奴仆与主家在一起生活几十年,甚至有些家族在明初都聚族生活。比如,松江陆家。他们的家谱之中就记载着,先祖避元时乱,冒险渡江而南,一家被杀的差不多,幸有忠仆,将几个孩子送到了松江,才有后来的松江陆家。而忠仆这一脉,世世代代在陆家之中有重要位置。

    只是忠仆第一代自然是忠仆,毫无疑问的。但数代之后,到底怎么想,就不好说了。

    陆揖的父亲堂堂翰林学士最后与家族决裂,自己迁到了上海。另开一脉,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没有外传,但很多事情都是有共性的。

    对于站在首辅位置的周梦臣,他其实很希望这些大家族内部乱起来,毕竟一个大家族自己败一时也败不了的,非乱从内起,在自己家里狠狠杀上一番,才轮到外人来。

    周梦臣并不希望江南这些宗族太过强盛。

    这案子弄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也未必不行。反正这些家务事即便放在现在的法庭上,也未必能让双方都心服口服的。

    只是周梦臣从更高角度来看,这些事情根结在于财政权的不明晰。

    因为父母在不分家,所以很多人财产都是族产,他们仅仅是掌管而已。而家族产业,又细分为各房的产业等等。很多人的私人财产很少的,甚至于仅仅是自己的私房钱。

    很多东西,看似你拥有的,但实际上却是族产,比如土地。一般来说,很多人的土地都不能卖给外人,必须卖给族内的人。这就是因为他的土地具有族产的属性。

    这种集体所有,其实很不清楚。一个不小心,就变成了族长所有了。

    周梦臣借此退出商法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明晰的私人的财产权。

    虽然不能说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今所有财产今后要明晰所有人。要么是私人财产,如果是族产,则被视为宗族男丁都有一份股份公司。

    总之,所有财产都能够具体在某个人名下。或者是官产。

    而这财产既然在某个人名下,那么他们就有自主的处置权。

    这是将人从宗族体系之中瓦解出来。

    如此一解决了,这些主仆之间扯不清的财产关系。也减弱了宗族对人的控制。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