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高拱之心

    第四十三章 高拱之心 (第2/3页)

是很伤心彷徨的。伤心之处,自然是太子之死。

    太子与高拱之间的师徒感情,犹如父子之情。太子一辈子最大的优点,是敢信人,肯信人。而太子做得最好的就是,他真正的相信高拱。

    如果太子有一些虚情假意,高拱岂能看不出来。而真因为太子是真心实意的付出,真心实意的相信高拱,视之为师,望之如父。高拱对太子,是真心实意,效之以忠,继之以死。

    太子之死,高拱头发都白了好多了。

    只是高拱不是无知妇人。无知妇人在这样的关头,想到是情绪的发泄。而高拱这样的人,即便再伤心,也要考虑眼前的局面。太子不在了。高拱效忠于太孙。自然要为太孙考虑。

    这也是嘉靖秘密召见,高拱不得不来的原因,毕竟嘉靖一日没有死。大明很多权力都在嘉靖手中。

    即便为太孙,为自己,也万万不能恶了嘉靖。

    只是嘉靖话还没有说完,高拱已经猜到了嘉靖说的是谁了。

    自然是周梦臣。

    只是高拱比嘉靖更了解周梦臣。不,或者说,并不是高拱比嘉靖更了解周梦臣。而是高拱更愿意相信周梦臣。

    因为高拱更能理解周梦臣心中的大志向,如果这个天下,以自己心中所想为蓝本去描绘,他也不在乎谁当皇帝。高拱对周梦臣一直是不服气的。

    但服气周梦臣的两方面。

    第一,是气魄。

    除却周梦臣之外,大多少文臣虽然也想改变这个天下,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是如此做,几乎是推倒重来了。这种胆气与魄力,天下无双。

    高拱有时候都怀疑,周梦臣就没有想过一件事情吗?他失败了会怎么样?

    不仅仅是周梦臣个人的家族的悲剧,更是整个大明的悲剧。

    如此重大的决定,他怎么敢下,他怎么敢做?

    他自然不明白,因为周梦臣坚定的觉得他的路线是最好的。是最对的。甚至即便走这个路线会遇见很多问题。甚至与付出极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第二,就是学问。

    周梦臣很多改革都是他自己提出的。不是一条鞭法一样,是很多人都实验过了。一代代总结出来,最后由张居正汇众在一起的。

    而周梦臣很多政策,都是他自己的想法,试之于天下,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是大多适用。这是高拱叹服的另外一点。

    那就周梦臣这种才情,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所以在高拱看来,周梦臣只要到了时间,一定会退下来的。到时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