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内阁总-理制

    第五十七章 内阁总-理制 (第2/3页)

此事我接了。不过。你转告周梦臣。如果我会在南京看着,如果明年他不退下来,老夫即便是一夫之力,也要起兵讨贼。”

    张居正说道:“此事我自然会告诉周兄,不过,还请高兄承认内阁权威,今后内阁如果按照章程行事,还请高兄维护一二。”

    高拱说道:“叔大,你的意思我明白。我认你这个内阁首辅。”

    张居正这才松了一口气。

    高拱快马加鞭,来到南京。

    直奔南京总兵衙门而去。

    高拱也不废话,将京师的局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丰国公,也将周梦臣的一封书信递给了丰国公。

    丰国公打开书信,读过之后。苦涩的笑了笑,说道:“周梦臣,将我拿捏的死死的。”

    周梦臣在书信之中说了这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当夜拿下英国公有丰国公府旧部参与,这一件事情丰国公即便是远在南京,也洗不干净。

    第二件事情,查抄英国公府,查到了老丰国公府一案的若干线索,他来京之后,这一件事情能让他亲自督办。

    第三件事情,明年他回致仕。到时候如果他不来京营坐镇,那只能由戚继光,马芳,等几个人之中选一个坐镇了。

    丰国公见这三件事情,丰国公自然坐不住了。

    第一件事情,丰国公府的势力既然已经参与进去了。他即便是起兵了,将来也讨不了好,更不要说,丰国公李儒太清楚自己的军事能力了。

    如果说,戚继光的威名。有十成十,那么丰国公李儒的威名,有七成都是掺水的。其中一部分是祖上威名所致。毕竟明代很多时候还是觉得祖上厉害,子孙一定厉害,丰城侯李彬,李贤,都是名将名臣,自然觉得丰国公也是,另外一部分就是政治制衡的需要。

    真到了战场之上,这些虚名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而且大明军事部署,一直是北重南轻,京城周围很容易搞出几十万大军。而且大明的兵源地,也多在北方。丰国公在南京,固然能调集十几万大军,但这十几万大军,打完都没有了。

    而且军备上也有不足。

    南京并不是不能打造火铳火炮,恰恰相反,为了发展水师,南京打造舰炮的能力相当不错的。但是这个不错,要看与谁比。

    与朔州完全不能比的。

    朔州工业区,是大明最大的重工业区。南京打造火炮的铁都是从大同来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但是而今的情况就是这样,得大同工业区的,兵甲决计不会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