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此心应作沧海观、奉天殿前、紫禁之巅

    第936章:此心应作沧海观、奉天殿前、紫禁之巅 (第2/3页)

播里经常出现某某比赛,以前三甲称呼冠亚季军的情况,这其实是不对的。

    很多人也会被三甲这种情况弄糊涂,不知道是三甲第一名还是二甲第五十名,两者谁的地位更高。

    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容易解释,一甲其实总共就三个人,分别是殿试的一、二、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三位被朝廷赐

    “进士及第”。然后在明朝中晚期,二甲大概是一百人左右,殿试的第四名就是二甲第一,名叫

    “传胪”然后按照顺序往下排顺序,这些人是赐

    “进士出身”。三甲大约录取二百人,被朝廷赏

    “赐同进士出身”,所以三甲头名还不如二甲的最后一名,这个头名的意义仅仅在于他是

    “赐同进士出身”里的第一个罢了。……三月十八,殿试之日。这是所有考生铁砚磨穿,十年苦读的最后一关!

    等到沈渊他们众人穿着御赐的袍服,从宫门外一路向着紫禁城内走去时,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暗自激荡。

    这是因为他们即将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这场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将会决定他们未来的人生。

    同时也因为这皇宫威严耸立,气象端严,雄伟高大,也让这些头一次进宫的考生心中,生出了一股崇敬和膜拜的冲动。

    按照会试的排名,沈渊走在三百贡士的最前列,他一边在宦官的指引下向前,一边抬头看着眼前高耸的宫墙。

    前世自己第一次游故宫的时候,一看见这宫墙就难以置信的对导游说:“这就是皇宫的宫墙?妈的燕子李三手里还抱着个人,居然从这上边跳过去了?我才不信呢!”当时把导游逗得直乐,其实只要亲自看一眼宫墙,谁都知道这事儿根本不可能。

    沈渊游览的故宫还是清朝时修建的,而这大明朝的故宫,基本上还是一样的格局和样貌。

    所以沈渊见怪不怪,也就并没有表现得像别人一样战战兢兢……当然他的神情在引路的太监看来,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