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东方 第四十六章 登船

    第一卷 风起东方 第四十六章 登船 (第2/3页)

李胜。”

    “山东百姓自被金人统治之后,连年遭受压迫,百姓苦不堪言,今年沂州水患,数万百姓流离失所,百姓为求一口饭吃,便在赵开山义士的带领下,聚众抗金……我们义军与金人打了两月有余,聚众三十万,然而金人军兵强大,将我等围堵在临淄一带,我等只能靠着山势艰险勉强据守。然而义军人多而粮少,更是无法获得粮草以备长久作战,若不早日想出对策,终有一日粮草殆尽,彼时我义军只能坐以待毙……将军,我山东三十万义军独自起兵抗金,孤立无援,不求宋朝出兵相救,只望能借粮草以救我几十万义军的性命……”

    王伦果不愧是穷首皓经的读书人,句句道来挑动人心,即同为汉人,孰能无恻隐之心。况且李宝还是一个热衷于抗金的人,早年便是自大名府鄄州起义抗金,更是同乡之人,一时之间,李宝仿佛见到了多年前自己带着乡民,操着戈矛与金人士兵交战的场景。

    李宝性情率直,重节气,当即拱手道:“王义士,请受李某一拜,某曾也是自大名府鄄州聚众起义抗金,失败后才逃到了南边,你们孤身抗金,我李某佩服之至。只是李某如今甚为朝廷官员,没有朝廷懿旨,便是李某一心想要与尔等并肩作战,也难以达成。”

    “将军之意,我等都感念于心。将军他日若能领军北上,我等一定全力配合将军,攻打金人,杀他个片甲不留,岂不快哉。”王轮道。

    “王义士所言甚是,李某这十几年来,日夜盼望着能够领兵与金人作战,如今倒是让你们抢了先了。”李宝笑了起来,道,“王义士刚才之言,可是说你们从山东而来,乘坐那艘巨船?”

    李宝指着王伦身后的巨船,平静地看着王伦,王伦当即拱手道:“将军所言不差,我和这位李兄弟,正是乘坐这艘船,飘了六七日,才来到这里。”

    李宝突然肃然道:“此船可不小啊,你们竟然能够造出如此大船,难道是金人所为?”

    王伦面对李宝的突然变脸,愣了一愣,很快反应过来,道:“将军说笑了,造船乃我汉人所长,金人即使想要造船,也是经我汉人之手,方能造出。将军有所不知,此船乃是莱州即墨薛知县所造,正是这位李胜兄弟的家主。那薛知县也是一名暗中支持我义军抗金的汉人,此前,沂州水患,许多附近的饥民涌入即墨县。薛知县爱民如子,不忍饥民受苦,拿出全城的粮食救助百姓,怎奈城中粮食本就不多……”

    “……薛大人为了解决即墨百姓的粮食问题,想出了造海船,出海捕渔之法,为此穷搜城中有能之士,许之以高报酬,兴建大船……此船名为墨鱼号,是当时建造的第一艘大船,然而不等用于解决城中百姓粮食,便被用于护送我来宋朝借粮来了。”

    李宝听完王伦的讲述,当即感慨道:“未想到,那山东金人治下,还有一位如此贤士,此人的功德,不止于此。哈哈,既然如此,王义士,李壮士,外面风大,两位就先请进船内相谈吧。”说完,便邀请两人入船舱内而去。

    王伦李胜两人自然不便推迟,他们本身就有求于人,对方也未曾表露出一丝敌视,自然可以放心些。

    舱内,李宝和王伦两人笑谈甚欢,不时从船仓内传出爽朗的笑声。

    海上,墨鱼号依旧平稳的泊在一处,任海浪拍打,依旧巍然不动,稳如泰山,看得周围的几十艘宋朝舰船上的士兵艳羡不已。

    墨鱼号上,众人见王伦和李胜两人去时已久,纷纷开始有些急躁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