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章 团结就是力量 (第2/3页)

    2001年10月12日,上证指数盘中跌破1600点。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股减持具体做法可不断改进,股指随之反弹100点。

    当天晚上,大牛及时将政策和股指的异动迹象告诉了张小山,他们都嗅到了利好来临的气氛。大牛一反常态,准备下周一全仓买入,并说他已经选好了股票。看见谨慎的大牛这次如此大胆,胆子更大的张小山毫不犹豫地决定跟随全仓杀入。

    这个双休日注定不平凡。周六,张小山听说杨满仓前几天将一处住房抵押,贷款30万,搏政策利好。周日,杨满仓在酒店宴请大牛和张小山,并要求大牛带上已经开户,正在跟着学习炒股的吴玫。

    显然,上次听了张小山的分析后,杨满仓就没有把他当新股民对待了。杨满仓这次宴请的目的,就是最后一次听取张小山和大牛的意见,好下定决心连同贷款一起满仓搏杀。

    张小山也佩服杨满仓对政策的预判能力。他清楚地记得杨满仓在上次聚会时,说过政策出台前都会有迹象反映在市场上。果不其然,这次证监会主席的放风和股指的异动,不就是利好政策出台前的明显迹象吗?只是不敏感的人们察觉不到而已。

    张小山明白,杨满仓哪里是想最后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不过是借他们给自己壮胆罢了。

    尽管如此,张小山还是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牛则从技术上分析道:大盘的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不可能马上转变,但已连跌四个月,技术指标处于低位,如果有大的利好政策出台,肯定会有较大的反弹。他强调说:“我认为仅仅是反弹而已,所以我虽然决定全仓买入,但同时也决定快进快出,赚钱就跑,绝不贪心。”

    大牛说完后,杨满仓礼貌地征求吴玫的意见。吴玖略显娇羞地说:“我不懂,什么都听牛哥的。”还主动往大牛身边靠的更拢了。张小山看在眼里,下意识地替王英着急起来。

    聚会中,他们还敲定了买入的股票。什么票?保密。

    第二天是星期一,性急的张小山按捺不住买股的冲动,动用全部二万元资金全仓买了事先选好的股票。

    李小山买股后一个星期,大盘还在继续下跌,令其坐立不安。所幸的是,大牛选的股票表现不错,基本没跌,多少给了张小山一点安慰。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继续大跌超过3%,逼近1500点“铁底”。正当张小山心灰意冷,几近绝望之时,突然接到大牛的电话:证监会紧急叫停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

    10月23日,压抑已久的股市受此突发利发刺激,巨幅高开121点,几乎所有股票迅速拉到涨停板,大盘也随之出现涨停奇观,其盛况为中国股市出世10年多所罕见。

    张小山的股票当然也在涨停之列,大牛提示他和同样买了股票的吴玫暂时不卖,在第二天惯性冲高时全仓卖出。

    果然,10月24日,大盘和股票均惯性冲高,张小山听从大牛的意见,选择了卖出。吴玖因买的少,只赚了几百元,觉得卖出不划算,错过了时机。

    这次对政策的博弈,以杨满仓、大牛、张小山的胜利告终。盘点战果,杨满仓大赚上十万,大牛赚了五万多,张小山则赚了接近三千元。张小山虽然因首次真正赚钱而高兴,但也偷偷羡慕他人一次能赚几万的财运。

    什么时候我也能和他们一样呢?张小山想。

    三、老股民杨满仓

    杨满仓大获全胜后,又一次宴请大牛、张小山,还有吴玫。

    张小山现在工作的单位是清水衙门,极少有人请客,空闲时间也多。加之他官小,也不会摆架子,接到杨满仓的电话后,第一个赴会。

    满脸兴奋之色还没消退的杨满仓早已在酒店包间等候。宾主坐定,上茶后,张小山问道:“杨兄,大牛还没到?”

    杨满仓诡秘地一笑:“他打来电话,说吴玫还有一个应酬没完,等会接吴玫一起过来。”

    “大牛艳福不浅啊!”杨满仓知道张小山和大牛是铁哥们,开起了玩笑。张小山不好说什么,不置可否地一笑。

    “杨兄,现在也没什么事。方便说说你炒股的故事吗?”张小山岔开话题,也是想向老股民杨满仓学习炒股经验。

    说起炒股故事,杨满仓更加兴奋了,如逢知己一般地与张小山促膝而谈:

    我曾经在一家国企工作,1997年“响应号召”下岗回家,拿着下岗安置费7万元,又从积蓄中拿了3万元,一共凑了10万元,开始了自己的股市人生。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是“世纪星源”。1997年“世纪星源”推出10股送4股的分红方案,连拉三个涨停,成为当时A股市场的明显股票。我兴冲冲的满仓追了进去。没想到,手中的股票还没攥热,“世纪星源”就来了个大变脸,宣布取消送股。10送4,送来的却是4个跌停!

    10万块,不到两个星期,就赔了一半。割肉后,我赶本心切,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