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节 不请自来

    第三百二十八节 不请自来 (第2/3页)

清静!”

    刘轲气的骂走了侯德贵,让林奇去执掌一个区区太医院,别说是林奇不答应,连刘轲都觉得不合适。想来想去刘轲也没捋出一个头绪,干脆等李智大军回归之后再说。反正现在林奇主动要求闲赋,那就让他在家里呆着好了。

    这一夜,大安帝国权力的核心,几乎都没有入睡。庆温侯憋了一肚子气,当年刘创帝也不敢这样做,没想到登基没几年的刘轲,已经不把皇宗放在了眼里。庆温侯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他必须要保持住皇宗的权威。

    而最高兴之人,莫过于兵部尚书杨继洲。杨府门外高高挂起六盏大红灯笼,杨继洲要把这个喜讯,第一时间告知郭敬之。但是等了半宿,门房也没见有谁前来。杨继洲可不知道,如今他的府邸之外,已经布满了盯梢的眼线。

    次日一早,朝堂之上侯德贵当场宣布了圣命。朝臣们虽说早已听到风声要更换议和大臣,但听到消息之后依然觉得有些吃惊。特别是耿占秋,更是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他本以为只要林奇不主动请辞,加上庆温侯及贤王刘秉的支持,刘轲也不敢轻易的更换。没想到突然之间,刘轲就下了这道旨意。而且最关键的是,此事根本未经六部大臣的商议。

    耿占秋悄悄瞟了帝君刘轲一眼,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激怒刘轲,不然他的位置很可能不保。耿占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站出来反对。耿占秋不说,其他大臣依然有人反对。

    户部尚书孙守初站出班列,“陛下,微臣觉得~此事还是慎重为好。”

    刘轲一宿未眠,双目有些发红,不悦的问道,“怎么,孙大人是觉得杨爱卿无法胜任?”

    孙守初尴尬的看了杨继洲一眼,再次执礼说道,“陛下,臣不是质疑杨大人的能力,而是~如今议和迫在眉睫,突然更换议和大臣,恐怕于我大安不利。兵法有云,临阵换将乃军中大忌,杨大人突然接手,必然要重新审视议和方案,恐怕~!”

    没等孙守初说完,刘轲冷冷的说道,“杨爱卿身为兵部大臣,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着北辛。难不成,你孙大人比杨爱卿还要了解唐川?”

    “不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既然不是这个意思,那就不要再说了。朕让杨爱卿接替林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林爱卿与孟托之间仇怨颇深,朕也怕林奇带着私怨处理国事。所以说,议和大臣之事,就不必再议了。”

    刘轲说完,也不给众臣反驳的机会,直接看向杨继洲说道,“杨大人,议和之事关乎我大安未来的安定,你务必要谨慎从事。若有差池,朕拿你试问。”

    杨继洲上前躬身,激动的说道,“臣~遵旨!”

    耿占秋目光冰冷的看着得意的杨继洲,贤王刘秉已经告知杨继洲与北辛暗中勾结,但苦于没有证据无法扳倒杨继洲。耿占秋心说这种逆贼去议和,简直就是给唐川雪中送炭。

    更换议和大臣之事,一日之内就让大安京都热闹起来。人们纷纷议论着,甚至不少小道消息也传播开来,说是帝君故意打压功臣,让威望甚高的林奇闲赋在家。

    大安皇宗之内,十三得知消息之后当即去了归尘院,陌芊坐在小院的藤椅之上,听着丫鬟们说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陌芊眉头舒展笑意盎然,她知道这些小道传闻必然是郭敬之故意放出来的。对于这位大辛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