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天氏地宫 第三章:汽车出事了

    樊天氏地宫 第三章:汽车出事了 (第1/3页)

    简单带足干粮后,兄妹俩连夜赶路,第二天傍晚,两人赶到了风水沟车站。

    “哥,你说的东北中西南是哪啊,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杨生嘴角微微上扬:“第一站,渝都。”

    说话的功夫,杨生接过了窗口的车票,朝稀稀散散的候车厅走去。

    因为这里地势偏远,人口分散稀少,很多人不看好风水沟这一带山地,所以地方对这里的投资建设也非常的小,为了保障民生也只是开通了这一条唯一通往外界的车站。

    因为客流量少,所以长途汽车每天只有两个班次,现在他们都在等待着今天的末班车。

    而这所谓的“候车厅”也不过是一个零时用木头搭建起来的大棚罢了,这里地处山脚,晚上山风呼啸,候车厅内的人不禁都打起了寒颤。

    杨生杨怡坐在冰冷的木凳上,经历了快一天的赶路,杨怡早已是精疲力竭,能够坐着已经是一种莫大的休息,虽然旁边不时有冷风刮来,但是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女娃可不像城里姑娘一样弱不禁风。

    回顾杨生,竟然一副轻松的样子,扫视着周围。

    在杨生的左前方有一个穿着黑色西装戴眼镜的男人,西装男把头发弄得忒亮,手提公文包,站在木凳旁边,一边看着远处得公路,一边左右来回踱步,已经沾满泥土的皮鞋在地上发出“哐当”的响声,并且他还时不时还瞅一瞅左手腕上得手表,似乎是有急事。

    西装男旁边的木凳上则坐着五个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头盔的中年人,他们疲软地靠在木凳上,看起来很是落魄,他们身上满是泥泞,地上也横七竖八放了许多地器械,有锄头铲子,甚至还有钻头。

    那西装男十有八九是他们的领导。

    等等,突然有一件东西吸引了杨生,那就是第一个工人手上拿着地长铁棍,在长铁棍地末端有一个弯曲半合拢地半圆筒形金属制品,这让杨生再熟悉不过,他手上拿着地就是“管插儿”。

    管插儿是盗墓界著名地勘测工具,凝聚了千年来盗墓一门的智慧,通过对它端口的调节,插入土地后能够迅速地了解墓里的情况,以至于在经验丰富的盗墓者手中能做到十墓九空。

    其实后来广为人知的洛阳铲的前身就是管插儿,不过这玩意儿算是老物件了,为什么到了现代还有人在使用,这引起了杨生的好奇。

    杨怡索性拿出了背包里的葱油饼,开始大口吃了起来,顺便塞了半个到杨生嘴里。

    在那五个人的不远处,还坐着着一位穿着牛仔裤大卫衣、染着黄毛的青年人,年纪和杨生差不多,这黄毛不知道是太冷还是耍帅,翘着腿疯狂抖腿,带着耳机听着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