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结局 第二章 秦灭

    第七卷 结局 第二章 秦灭 (第3/3页)

不是哭胡亥,是为爱妾而哭。

    章直走进大帐,站了片刻,抓住时机,对章邯道。

    “禀上将军,我军粮草仅能维持十日,望上将军早做打算。”

    “章直,你觉得如何办?”章邯道。

    “白起为秦将,南攻鄢、郢,北攻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而后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地千里,惨死阳周大狱。上将军可知为何?功劳太多。现上将军为秦将三年,诸侯并起,赵高谄谀,为时己久,今胡亥已死,形势更加危急,祸患将至。上将军,直以为,不如投奔项羽。”章直道。

    “你说的对啊,章直让始成带着我的书信去找项羽。”章邯道。

    “诺。”章直领命道。

    ……

    赵府,晚。

    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书房内,昏暗的灯火下,赵高贪婪的摩挲着手中的旒冕,想做皇帝的心,昭然若揭。

    李义端着莲子粥来了,道。

    “丞相该进膳了。”

    赵高不情愿的放下旒冕,端碗喝粥……

    李义现出匕首,在赵喝粥间,李义奋起,将匕首刺向赵高胸口,赵高酿跄倒地,双手去夺匕首。

    李义神情悲愤,泪水夺眶道。

    “狗贼,我一直在等这个机会,这一刀,为我!”

    秦三十七年七月,沙丘平台。

    李义作为百将,护送秦始皇的仙丹而来,不料最终被阎乐所刺,他装死躲过一劫,发誓要报此仇。

    李义又刺了赵高一刀,道。

    “这一刀,为胡亥!”

    某一日,李义入殿,胡亥忽然向李义跪下,李义一惊,也跟着跪下,道。

    “奴死罪,陛下,陛下万不可这样。”

    “朕要是被赵高所杀,朕拜托你,为朕为大秦杀了此贼。”胡亥相求道。

    “奴,只是低贱之人,怎得陛下如此信任?”李义道。

    “陈胜说,壮士不死即也,死即举大名耳。壮士怎问出身?”胡亥道。

    “奴,谢陛下赏识,愿粉身碎骨。”李义道。

    ……

    李义又刺赵高一刀,道。

    “我本秦人,这一刀,为秦。”

    李义言毕,喊道。

    “刺客,有刺客……”

    李义看了一眼赵高,撤身逃离。

    赵高临死前,将旒冕歪歪斜斜的戴上头,心满意足的死去。

    ……

    公元前二百零八年一月,陈胜旧部吕臣,诛杀庄贾于陈。

    汉初,高祖刘邦,追封陈胜为“楚隐王”,为其置守冢三十家砀。

    ……

    汉初,烈日高照,一片田中,张胜等百姓正用牛耕地,田埂上插着一些汉初旗帜……隐约中,传来百姓的歌声……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张胜听见歌声,心有所想,停下劳作,看唱歌劳作的大伙,眼前渐渐浮现张达、大个子、田藏、邓说等人在时的一幕幕……转眼一瞧,陈胜半躺在田埂上,仰天道。

    “苟富贵无相忘。”

    ……

    客栈里对坐着一群人,大家品着酒,围着老者。

    一个十几岁书生模样的人坐在一处用笔记录着老者的话。

    只听老者说道。

    “始皇既没,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蹑足行伍之间,俯仰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攻大泽乡,转而蕲县,称王陈地,占函谷关,兵至戏地,距咸阳百里,车万乘,其势不谓不大矣,然陈涉任用奸佞,杀故人,众叛亲离,身死人手,嗟夫!成败异变而功业相反,天下之事有未可知矣!及至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而后一统宇内,恩威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