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 心态失衡

    485 心态失衡 (第1/3页)

    李恪道:“这便是了,魏玄成入东宫当差,除了魏玄成那张毫不容情的嘴,太子还能得到什么?魏玄成为人刚直,眼中可揉不得沙子,以太子之行,待魏玄成去了,东宫多少还要热闹上几分。”

    席君买问道:“殿下就不担心魏征敦促之下,太子痛改前非吗?”

    李恪笑道:“东宫属臣于志宁、杜正伦、孔颖达一众,谁人不是坦荡君子,若是劝谏之法可行,太子早就归于正途了,又何至于落得今日这般田地。”

    李世民对李承乾寄望甚高,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崇文馆学士孔颖达,无一不是朝中名臣,海内大儒,在规劝教导太子之事上从无惫懒,但结果如何也都是有目共睹,又怎会因一个魏征,便大有改观。

    而且李恪还有一处用意,是他从不曾对旁人说过的,那就是为了激恼李承乾。

    李承乾与李恪同龄,不过二十,正是意气之年,也是最为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李承乾若是同他好生商量,让着他几分,兴许他还能听得进去话,可若是凡事直谏,动辄加以为君不道,桀犬哮日之语,李承乾能听得进才是怪事。

    一位二十来岁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成天有几人像苍蝇一样在你耳边对你说,“你应该这样,这样才是对的,你怎么能够那样呢,那样是错的…”

    别说是一国太子,无论这事发生在谁身上都受不了。

    太子府本来就有一位忠正直言之人,他便是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

    历史记载张玄素见太子李承乾游玩不学,张玄素便上书谏劝他。张玄素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苟违天道.人神同弃。慎终如始,犹惧渐衰,始尚不慎,终将安保!”

    但李承乾不纳,继续游玩如故,张玄素又上书谏劝太子,应该“学文以饰其表”,不可“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

    李承乾仍不纳…

    张玄素见李承乾劣性不改,一度又游宴深宫,久不见宾客。张玄素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