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三章 大儒(求订阅)

    二六三章 大儒(求订阅) (第1/3页)

    虽然慕容博此项国策,直接导致了甲子战场的爆发。

    但是人家的初衷,是为了北夏无数养马百姓的生存大计,虽然成果后来被皇帝用到了战争用途,但仍不可否灭人家的功绩。

    见音书院对外开放的是山下,山上学堂所在,外人是进不去的,

    .......

    大雨倾盆,山中氤氲弥漫,别有一番仙境之美。

    苏御已经不打算上山了,于是便在山下的思贤台附近四处闲逛,静候着上山的慕容氏兄妹俩。

    路上的时候,苏御在得知慕容博过世之后,曾提出想要前去吊唁,兄妹俩一口答应,所以三人返程时仍会同行。

    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地位都非常高,包括苏御前生的那些985,211。

    见音书院的地理环境清幽,风景奇美,在这样的地方读书,跟呆在景区里的感觉一样。

    思贤台有座碑林,一座座石碑上,刻着那些从书院走出贤哲的生平,不过多久,慕容博也会在这里立块碑。

    苏御悠闲的撑伞漫步其中,一次次伫立于石碑前,浏览着其上内容。

    一阵脚步声从背后传来,一名青衫儒士撑着油纸伞,微笑着朝着苏御走了过来。

    “平山山麓以此处风景最佳,朋友为何不登山浏览一番?”来人笑道。

    这人是冲着我来的?苏御微笑道:“外人不宜登山,恐叨扰学子读书。”

    青衫儒士摇头道:“书院其实并无门禁一说,只不过大家都养成了习惯,学季期间,游人会自发的待在山下,免得打扰士子读书,殊不知,读书时当心无旁骛,眼中心中除了圣人之言,当不因外物而分心,朋友大可上山。”

    苏御笑道:“不用了,我在等朋友,一会就会离开。”

    青衫儒士见苏御执意不肯,微笑道:“慕容博的事情我也是刚刚听说,四天之后,书院一众教谕将会前往霸州吊唁。”

    直呼慕容博姓名,而不是称呼先生,可知来人地位不低,

    对方说话很痛快,看样子已经知道自己是与慕容兄妹一道来的。

    “敢问先生名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