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找寻 第五十一章 总会有重遇的一天(大结局)

    第四卷 找寻 第五十一章 总会有重遇的一天(大结局) (第2/3页)

信大哥所说的。

    这下他总算是知道为何当初拿着大嫂的生辰占卜吉凶的时候,会占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结果来。大嫂是很多年以后的人,她回去了自己的时空,难怪在王都的时候他感应不到大嫂的灵息,难怪四妹的通灵之术通不过去。这是因为大家隔的不是千山万水,而是沧海桑田。

    知道了大嫂的来历,伏文旦很快就明白了大哥的心思。

    “大哥,你该不会打算现在就让我封印你吧?”伏文旦拉开伏火龙抓着他的手,平了平被抓皱的衣袖,嫌弃地看了自家大哥一眼,“你现在这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我这当弟弟的瞧着都觉得寒碜人,更别说大嫂了。我敢保证,你这个样子出现在大嫂面前,大嫂铁定不想要你。再说了,你让我封印你,让你长眠,你也得要先给自己选好长眠之地,把身后之事安排好。”

    伏火龙觉得伏文旦说得很有道理。

    曾经答应过她会好好地活下去的,若是让她看到自己如今这副颓废的样子,她肯定会生气。既然如此,那就如二弟说的那样,先花些时日把要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好,然后再无牵无挂地放下这里的一切去长眠吧。

    一个月后,王都。

    新王姬泽的面前放着一卷摊开着的竹卷,那是伏火龙从春都送来的罪己书,上面为自己列举出桩桩条条的罪状,书中末尾恳求褫夺去他的侯位,另选宗室本家中有贤德的子弟继任之。

    亲眼看着自己所在乎、拼尽全力去保护的之人死在他的手上,姬泽对伏火龙是有怨恨的,但忆及自己曾经答应过的事情,姬泽最终还是没有作出为难之举。他下诏书准了伏火龙的请求,并册封伏百香为新一任的永荣侯。

    有了大王的下诏册封,伏百香这位庶出之子顺利地继任侯位,族中没有丁点的反对声音。

    在伏百香成为永荣侯、伏家大当家一年后,他的大哥,前任永荣侯伏火龙病逝。据传,是因为无法释怀在中了控魂之术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夫人,最后郁郁而终,英年早逝。

    曾经深得民心的一代伏家当家最终以这样的悲情的结局来谢幕离场,春都的民众无不惋惜长叹。一场连接办了七天、极尽荣哀的盛大葬礼后,几乎全春都的民众自发排在长街的两边,连绵数里,送这位前任伏家当家最后一程。

    伏火龙的青铜棺椁,最后由伏文旦和伏百香领着一众伏家的青年子弟抬进了别苑的地宫。这是他生前所选的长眠之地,被湖光山色所环绕的别苑原本该是他与夫人的成婚后的住处,但最后成了夫人的衣冠冢,他的葬身之所。

    一身黑色哀服的伏家几兄妹看着地宫入口封上封土,眼眶通红的伏百香忍不住落泪了,而伏秋梨更是哭得稀里哗啦肝肠寸断。伏文旦的眼眶也是红红的,但他忍住没有哭,还能出声安慰弟弟和妹妹,说:“不要哭,我们应该替大哥开心才对,他终于可以放下罪疚,不用再忍受锥心刺骨的痛苦了。”

    伏秋梨强忍一下眼泪,说:“可是,大哥他太可怜了,他……”她的话没说完,又忍住“哇”的一声哭起来。

    伏百香强忍内心的悲痛,擦了一把脸上的泪,转过身来拍了拍伏秋梨的肩膀,说:“事已至此,难过也无补于事。别哭了,我们这个样子若是让娘看到了,会让她更加难受的。我们回去吧。”

    伏秋梨抽泣着在伏百香的陪同下离去。

    看着伏百香和伏秋梨离去的背影,伏文旦很是亏心地叹了一口气。

    为了守住大哥的秘密,他骗了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自从决定封印长眠后,大哥和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悄悄地安排相关的事宜,而为了大哥能安稳地在封印之下长眠,他下了封印之余,还在棺椁上施了法术。被施了法的青铜棺椁保护着,是不会有人发现封印的存在的。

    在伏火龙下葬的同一天,王都天牢里的伏桔子越狱了。

    她本应是要秋后处决的,但七个封印事件之后,大王就将王位禅让给太子姬泽。新君继位,大赦天下,虽然犯下大罪的伏桔子不在大赦之列,但新王上任不宜杀生,于是她的处决之期延后至明年秋后。

    伏桔子自从事败被抓住关进天牢后,她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判决下来后她既没有求饶也没有闹,安安静静地呆在天牢里似乎已经甘心等待伏法。天牢里的牢狱固若金汤,守卫森严,加上伏桔子身上所戴的是能压制法力的特别枷锁,牢中的狱卒也就没有对这个曾经诛邪天君特别监管。

    却想不到,在天牢里一年多以来一直都表现得老老实实的的伏桔子,在获知大哥的死讯后,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将身上的枷锁弄开了,然后用法术控制送饭的狱卒去偷牢房的钥匙,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天牢逃了出去。

    等到有人发现的时候,伏桔子早已经不知所踪。

    伏桔子逃狱的消息在一天后传到春都,伏百香马上下令暗部出动找寻她的下落。

    暗部众人刚领命离去,在别苑守墓的其中一个守墓人匆匆来报,说是夫人的衣冠冢遭人恶意破坏,里面的物件全部被扔到别苑之外。

    伏文旦和伏百香对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