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

    第五百六十六章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 (第3/3页)

什么一定要作死?

    文臣督军出征,最低也要挂兵部侍郎官衔,你秦德威想升官想疯了吧?

    你想一个从五品侍读学士,直接挂上兵部侍郎官衔吗?

    不对,好像有哪里不对?难道首先质疑的,不应该是“半年平安南”么?

    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居然忘了怀疑秦学士能不能做到?

    嘉靖皇帝坐在宝座上, 与大臣有点距离,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瞪着秦德威又问了一遍:“尔所说何言?”

    秦德威冒着欺君之罪抬高了嗓门,掷地有声的说:“臣欲请陛下看看,臣与仇鸾这种人不一样!

    臣敢立下军令状, 若臣出征安南,半年内让莫登庸献表出降!”

    饶是心思敏捷的嘉靖皇帝,这会儿也愣住了。

    从法理和宗主国责任来说, 天朝大明应该出手讨逆,但一些大臣为何还是要反对征讨安南?

    最大的原因就是担心劳师远征损耗巨大,万一迁延日久打上几年,那财政就要崩了。

    可如果确定能半年搞定,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大明财政再吃紧,撑住半年用兵还是没问题。

    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能相信秦德威吗?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这秦德威目前连二十岁都不到啊!

    文华殿里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只有秦德威很淡定,静静站在宝座下面。

    只要嘉靖皇帝敢派他出征,他就真敢去!

    在原本历史上,大明朝廷最后还是决定南征。

    开始在两广集结兵力,积攒粮草时,没几天莫登庸立刻就怂了,赶紧自缚出降,又是献表又是割让土地。

    所以实际上一兵未发、一仗未打,安南就“平定”了。

    这样的“南征”,秦德威为什么不敢去?为什么不敢放狠话立军令状?

    这简直是嘉靖朝最好捞的一个大军功了,只是赶路辛苦点,毕竟距离京师太远了。

    对了,后世网上流传的“朕与先生解战袍”,背景就是这次南征。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忽然有人进言反对。

    秦德威瞥了眼,居然是礼部尚书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