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注定的结局

    第八百五十六章 注定的结局 (第2/3页)

敢再多说什么话,主要是看秦中堂这个人貌似深不可测,唯恐言多必失。

    片刻后,秦德威才又说:“我为国举荐、使用人才时,只看品德和能力,最见不得投机取巧的行为!”

    然后指着戚继光先前献上的诗词,轻喝道:“你身为待位的武官,不想着展示武艺兵法这些相关才能,却先拿诗词来给我看,这不是投机取巧又是什么?

    世人皆知我以诗才闻名于文坛,所以你就故意投我所好,想用诗词来打动我?难道上阵杀敌,是靠诗词?”

    戚继光心里十分委屈,他确实从小爱好诗词,所以想着借诗词与秦中堂找找共鸣,加深一下印象分,有点以文会友的意思。

    又不是临时抱佛脚或者找枪手捉刀那样的故意讨好!如果真是想用诗词来巴结人,那为什么不献上一首逢迎拍马的诗词?

    但地位差别太大,戚继光连反驳的资格都没有。大佬说你是,你肯定就是,说你不是,你肯定就不是。

    又听到秦中堂继续训斥说:“你看看你写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对我的拍马讨好也太露骨了!你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这个?”

    这句根本不是写给你秦中堂的!少年版戚继光差点就要哭了,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进退两难。

    在场人里,绝对智商最高的徐文长有点看不下去了,很小声的对秦中堂解释说:“此乃戚小哥儿自述志向……并非是逢迎拍马之意。”

    秦德威“呵呵”一声,“一个未经历战事的少年,怎会写下但愿海波平?

    目前让海波不平的又是什么?不就是倭寇吗?一个山东少年,又怎么会以平倭为志向自述?所以这句分明就是预祝我的!”

    徐文长继续解释说:“登州地近东海,远在洪武、永乐年间,就时常有倭人海寇袭扰,所以登州少年以平倭为志向不足为奇。”

    “嗯?”秦德威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指着另两句说:“再看这句,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不就是形容我有尚方剑么?这不是写给我的,又是写谁?”

    在场人中,大概智商最低的吴承恩也看不下去了,在后面用力扯了一把徐文长,然后对戚继光问道:

    “还是戚小哥儿自己说吧,你这首诗到底是自述还是给秦中堂的赠诗?依我看来,更像是赠诗?”戚继光两难之间犹豫了一会儿,很羞愧的答道:“乃是献与中堂的赠诗。”

    秦中堂冷哼道:“我说的没错吧,你这人小小年纪,倒是学会了投机取巧!”

    少年版戚继光又想哭了,你秦中堂到底想怎样啊!父亲说秦中堂难搞,可也没想到这么难搞啊!

    秦德威再次开口道:“不只是这首诗,还有第二点,令尊应该健在,甚至还能托门路找到家父写信帮助。

    按道理说,寻了人情后的正常程序应该是这样——父亲亲自把儿子托付给别人,这才显得郑重和正式吧?

    所以为了你的功名事,令尊为何不亲自前来?你才是个十六岁少年人,令尊就能如此放心?

    让一个十六岁少年单独来求见,只怕也是另有缘故吧?

    是不是听说我从小有神童之名,又是少年显贵,所以你们认为我会更青睐于少年英杰?

    你们这样的心思,不是投机取巧和投我所好,又是什么?”

    戚继光不想说话了,心情完全是生无可恋了,躺平任嘲!

    徐文长诧异的看了眼秦德威,平常这么喷朝廷大佬们就罢了,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这么喷,是不是太过了?

    还是秦中

    堂喷人从来不看对方高低贵贱大小,公平公正公开一视同仁?

    徐文长正想开口说情几句,却又被吴承恩暗暗拉住了。

    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秦中堂突然轻轻叹了口气,又对戚继光说:

    “我生平最善于相人,观你有名将之姿,统帅之才,他日必能武功赫赫,威震四夷,光耀大明,名标青史!”

    戚继光:“……”

    先前还训斥自己只知道投机取巧,现在又开始抬举自己能成为名将统帅了。

    这个前后反差有点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