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一章逆袭流
三百五十一章逆袭流 (第1/3页)
那群人之所以吹渭水之盟是进步的原因就在于李世民在衡量了自己和突厥的实力后,理智的放弃了硬碰硬。
当时李世民身边还有着玄甲军还有着长安城内的禁卫军,而长安城作为国都,是不缺粮草的。
根本上来说李世民完全不用怕打起来的,也就是说他有资本的,这也是颉利没有一拥而上带走李世民的原因之一。
但是李世民放弃了对战,选择了后退一步,给予颉利物资,花钱买和平。
颉利能花极短的时间冲到泾阳威逼长安,首先带的军队都是骑兵,能够进行高速作战的那种。
其次,李世民不管打赢打输,颉利都会派麾下的骑兵在大唐境内进行破坏,而不是之前的那种一路冲杀过来的直线破坏,而是整体的破坏。
这对于刚刚恢复一些元气的大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刚刚登基的李世民来说,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综合来说,在李世民这种冷静理智的人眼里,打输打赢麾下受苦才是真的。
至于说打赢了振奋人心这件事,说实话,如果打赢了,颉利恼羞成怒带领旗下的骑兵在大唐境内肆无忌惮的破坏,那么颉利走后,国家拿不出修复江山的物资,那么国家就会瞬间再次进入乱世。
百姓吃不饱饭,还受苦,那么别人一蛊惑,李世民就得再次平叛。
这么一对比,赶紧把趁火打劫的颉利送走,是最符合李世民利益的。
毕竟,渭水之盟发生的时候,李世民从玄武门开始计算,时间刚刚够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李世民连大唐朝廷官位变动都完成不了,很多事情都是刚刚开始,渭水之盟的签订就非常符合他的利益。
而李世民瑕疵必报的性格,让他在贞观三年刚刚积蓄了一点实力后,就开始了讨伐突厥,贞观四年初,抓住机会就把颉利一波带走了。
这种操作之迅速,对战机的把握,更能振奋人心。
而李世民覆灭东突厥,解决边疆问题的手段,再加上屈辱的渭水之盟,在百姓眼中就形成了一种颉利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