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本月悲情人物

    第45节、本月悲情人物 (第1/3页)

如果要评选一个1935年12月悲情人物的话,海尔.塞拉西皇帝将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就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一个一个的噩耗从前方传来。先是12月9日得知自己的大儿子为国捐躯,10号又得到消息,二儿子的后路被意大利人给抄了。仿佛是一夜之间,这位年仅44岁正值壮年的的皇帝,鬓角的头发白了。

    为什么前几天他看到的局面还是一片大好:大阿哥沃森的部队连续突破意大利人的两道防线,二阿哥马康南的部队一路北上救援,锐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地。而短短的几天功夫,一切都变了。塞拉西皇帝在苦苦的寻觅着答案。最后,他把问题的关键锁定在了大阿哥电报提到的意大利飞机洒下来的“大蒜味”的雨。

    按照外国顾问的介绍,这东西叫芥子气,是化学武器。在一战时杀了不少人,是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武器。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坚信无耻地意大利卑鄙地使用毒气从阿比西尼亚人手里夺去了即将到手的胜利。(至今,埃塞俄比亚人仍然坚信要是意大利没有使用化学武器,凭借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复杂地形他们将无法获胜,而无视两国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距。)

    马上,阿比西尼亚表开始在国联指责意大利人使用毒气的暴行。国联也对意大利破坏1925年签署的《禁止使用毒气议定书》提出强硬的抗议,意大利驻国联代表阿洛伊斯(PompeoAloisi)猛烈地加以尖锐地反驳,但是他只能质问为什么国联对“埃塞俄比亚的暴行”一言不提,却无法否认意大利使用毒气。(显然,他也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最终如人所料,国联在意大利使用毒气的问题上,再一次伤害了阿比西尼亚以及其他弱小国家人民的感情,意大利人又一次逃脱了国联的惩罚。这使得国际社会进一步看出了国联虚弱的本质。但是也有人例外,在意大利人的前车之鉴还记忆犹新时,空一格的驻国联代表对日本使用毒气一事在国联提出抗议,结果也是无用功(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仅仅依靠抗议是打不赢意大利人的,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是,应该怎么去打,却不是随便找个人可以回答得了的。

    “国有疑难可问谁?”现在的塞拉西皇帝身边,留下的要么是只知死战却又不知如何带兵的学士塔克尔之流,要么是被意大利人的军威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