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出招(下)

    第9节、出招(下) (第2/3页)

。但是,当最后一条鱼雷袭来时,“海梅一世”已经无法躲避,水手们眼睁睁看着鱼雷击中了战列舰的尾部,一些胆小鬼已经开始跳海逃生。

    舰尾那里是尾舵和螺旋桨的位置,一旦鱼雷击中那里,整体军舰就会失去机动能力,哪怕战舰侥幸不被击沉,也将成为一个漂浮的靶子。看来上帝已经抛弃了这些“无神论者”。

    而在空中几十双眼睛正在盼望了鱼雷爆炸激起的大水花。无疑,今天的胜利属于意大利人和他们的美国教官。

    搞不懂是不是因为意大利人还是美国人的“RP”问题。只见那条最关键的鱼雷,它击中了“海梅一世”的尾部,接着狠狠地砸在了船体上并留下一个凹陷,同时激起了一个不大的水花,然后--------它居然没有爆炸。%@#¥%&*(美国海军的鱼雷臭蛋问题要到1943年才彻底的解决)。

    其实,意大利人有所不知这个MK13鱼雷是1925年开始研制,1935年进入美军服役,可谓十年铸一剑。但是在美军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第一批次的MK13可靠性太低,所以就卖个了芒果做好人。没想到一向找空一格当“小白鼠”的意大利人,这次当起了养鸡佬的“小白鼠”。

    此时,空中的无线电通信中骂声一片。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飞行员居然还能严格遵守保密条例,正确使用诸如“F##K”、“S**T”之类的词汇,以表达心中的不满,足见其纪律性之强。

    这时,空中的意大利人还有2架携带有弹药飞机,那就是罗莫尔多上尉和他的僚机。不过,这次他们的飞机因为是编队长机,出于航程上的考虑这两架飞机上没有携带重达874公斤的MK13鱼雷而是各自携带了2枚500磅的炸弹。现在是他们出场的时候了。作为鱼雷机,无法进行高精度的俯冲轰炸,只有2种投弹方法,一是高空水平投弹,使用这个方式,轰炸机的安全性高但炸弹的命中率低;二是低空下滑投弹,安全性低但命中率高。

    在美国海军的教材里,高空水平投弹时若是使用诺顿轰炸瞄准具可以把炸弹精确投进泡菜缸里(当然这是个二战中很有名的吹牛事件)。但是,万恶的美国人在出口到意大利的TBG-1鱼雷机上拆除了这个由机械式模拟计算机和电陀螺仪构成的精密系统。所以,罗莫尔多上尉放弃了高空水平投弹的想法,决定采用低空下滑投弹的方式,毕竟这是他为意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