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最后的平和

    第29节、最后的平和 (第1/3页)

    当1939年第一缕的明媚春光照射进芒果宽大的办公室,他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个懒腰,然后捧起咖啡细细地品味一番。生活就是可以这样简单而美妙。就在芒果惬意地享受大战前最后的平静,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其他地方,一切都处在混沌之中,在大部分政治家的脑海里问号要远多于句号。

    此时,除了芒果没有一个西方的领导人看出了希特勒伪善的面目。在希特勒的39年菜单上,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和波兰的但泽悍然在列。对于,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并不担心。在他看来,一个被剥夺了由天然屏障构成的边境,国家声誉随之扫地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幸存的。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于布拉格的进军将如同进入奥地利一般的和平又顺利。但是,对于波兰,希特勒还抱有幻想。他认为现在波兰已经可以用格丁尼亚代替但泽在港口上的作用,所以只要波兰把但泽归还德国,两国关系的绊脚石就被搬走,那么两国就可以在《**产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对苏联形成一项共同的政策。

    此同时法国人则对于张伯伦和希特勒主导的《慕尼黑条约》耿耿于怀,高卢人的自尊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法国人急切地想显示自己才是能够主导欧洲事务的决定因素,他们一切努力的第一目标就是动摇英国干涉欧洲事务的决心。于是,一个流言开始在巴黎和柏林盛传,德国将放弃对第二帝国时代的海外殖民地以及阿尔萨斯-洛林的要求,而法国则以放弃在东欧的一切利益为回报。在两国的默契下,波兰将是德国的一个忠实卫星国,但泽问题会在不引起欧洲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悄悄地加以解决。

    而作为交易对象的波兰人此时还还继续沉浸在他们的清秋大梦中,他们以一个“欧洲大国”自居,以历史对俄、对德的胜绩沾沾自喜,而忽视了波兰的独立完全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俄两大帝国的崩溃。他们盲目地相信自身的力量,对捷克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