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宜且缓守

    第九十五章 宜且缓守 (第1/3页)

    董卓这才有点反应,很随意地冲张温拱拱手道:“哦……这个嘛……嗯,对!我小孙女太黏我了,一时脱不开身,就是这么回事。”

    一听就是胡乱编出来的借口,而且还极为蹩脚。

    “放肆!”

    “胡闹!”

    “大胆!”

    众人纷纷怒斥董卓,董卓继续无视。

    而张温居然也好脾气,就这么饶恕他了:“……好吧,既然事出有因,此次暂不追究。如有下次,定不轻饶!”

    其他人听了张温的话,虽然不再出言骂董卓,但却依旧怒视着董卓,目光里都带着杀气。

    张温看气氛这么紧张,也无法议事了,只好先令众人散去。

    孙坚见此情形,快步走到张温旁边,对张温耳语说:“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按军法杀掉他。”

    张温犹豫道:“这董卓一向在陇、蜀一带享有威名,现在杀掉他,西进讨伐就没有依靠了。”

    董卓作为破虏将军,是有自己麾下的军队的,而且这支军队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是西征军中的重要力量。

    而董卓本人亦因为久在凉州,与羌人交从甚密,故而在讨伐羌人时,能够事半功倍。

    之前皇甫嵩平乱时带上董卓,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不单纯是政治原因。

    孙坚当然不认同这种说法,极力劝谏道:“您亲领皇家军队,威震天下,还依赖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谈话,并不想听您的,轻上无礼。古代名将,带兵临阵,无不果断地斩处违犯军纪者,来显扬威严,故此有了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的事。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

    孙坚的意思很明确,董卓再怎么厉害,再怎么有用,前提是他必须听从张温的领导才行。如果他总是擅自行动,不听军令,那么再有能力也只会坏事。

    而张温这次放过了董卓,不仅仅是导致董卓一个不听话了。因为他的放纵,会导致其他部队也开始漠视张温的威严,而变得不听话起来。

    要是人人都不听张温的,那仗还打什么?

    张温不忍心执行军法,他看了看帐外,又看了看孙坚,最终说道:“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

    孙坚见劝不动张温,只好跟赵二一起回去了。

    几个时辰后,张温估计大伙都冷静下来了,又召集众人议事。

    人到齐后,会议正式开始。张温不想再让董卓破坏气氛,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