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答案就在手中

    第二九三章 答案就在手中 (第2/3页)

一千六百人次,两千五百本书。

    他们在统计结果的时候,于东去了休息室,姜杰告诉他,王晓波一直没走,就在休息室等着。

    一进休息室,于东就跟王晓波告歉:“不好意思,王老师,让你等这么久。”

    “没有,姜杰跟我说了,让我先回去。不过我反正没什么事情,前几天都是推车出去卖书,现在既然要重新出版,也就不用再干这事了。我就想着,等你结束了,跟你打个招呼再走。”

    “晚上一起吃个饭吧。”于东笑邀约。

    王晓波摇摇头,“今天不行,家里有人等,下次吧,下次我请你吃饭。既然已经打过招呼,我先回去了。”

    “不再坐会儿了?”于东意外道,王晓波等了一天,现在才说了两句话就要走?

    “不了。”

    王晓波摆摆手,干脆地走了。

    于东送到了书店门口,看着王晓波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旁边的姜杰笑道:“王老师真是个奇人,我还以为他坚持不走,是有什么事情要跟你说,没想到真就为了打个招呼。”

    “我们也去跟里面的人打个招呼吧,今天的事情总算是结束了。”

    姜杰看了看书店里面,小声道,“我感觉本来能签更多的,他们书店这边准备也太不充足了。下次再合作,咱们要考虑考虑了。”

    “这事后面再说。”

    跟姜杰的反应不同,书店主任以及出版社那边对最终的数据非常满意,他们原先预料能签一千多本书就算厉害的了,没想到翻了个倍。

    而且今天还来了不少名人,作家就有好几个,比如马原、洪锋,还有些年轻作家就更不用说了。来几个作家倒也不奇怪,最让人意外的是,连钢琴大师刘师坤都来了。

    ……

    结束了签售会之后,于东他们就赶回了金陵,可惜今年没有阅兵,不然他们可以在燕京多待几天看完阅兵再走。

    于东人刚回到金陵就接到了张一谋的电话。

    “你这溜得也太快了,我问了《当代》那边才知道,签售会一结束你就着急忙慌地走了。”

    言语中,能听出张一谋非常遗憾,于东奇怪道:“你找我什么事情?”

    “有篇想请你看看。”张一谋说。

    “?”于东更加疑惑了,“给我看是为了什么?”

    “想让你帮忙做个编剧。”

    “让我来当编剧?刘衡呢?”

    “这次不用他,我想试试让作家来改。”张一谋说道。

    于东问:“哪篇,作者是谁?”

    “你应该听过,《门规》,今年才在《钟山》上发表。”

    于东扯了扯嘴角,果然是这部,他不仅仅是知道,还跟李晓棠坐一起吃过饭,看过原稿。

    这么看来,张一谋还是要拍那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根据《门规》改编的,编剧是李晓棠和毕飞雨两个,后来毕飞雨还为电影写过一篇叫《上沪往事》。

    “这我看过,而且我跟李晓棠老师也认识。”

    “我知道你们认识。”张一谋笑道,“李晓棠跟我推荐了你跟毕飞雨,我的想法呢,是让你跟李晓棠两个,或者你、毕飞雨还有李晓棠三个人共同担任编剧。”

    “可以,回头我跟飞雨商量一下。”于东点头说道。

    于东对这次的计划挺感兴趣的,上次去参加了艺术节之后,他对编剧这块的兴趣忽然提了起来,想着有机会也写点剧本。

    “好,你们先商量,等过些日子……你们国庆要外出么?”

    于东想了想,“我应该不外出,就在金陵,毕飞雨的话,外出的可能性也不高。”

    “那好,如果你们都不外出的话,我国庆去找你们,咱们几个面对面交流交流。”

    “行,我跟飞雨说一声。”

    挂了张一谋的电话,于东又拿出《火星救援》的稿子,这稿子还有最后一点就了尾,然后就可以寄给杂志社了。

    不过然后于东还不能歇着,他在记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