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 吉米不能理解的文化

    第三一零章 吉米不能理解的文化 (第2/3页)

下去了,怎么?你们大球会多就牛逼?以为签售会一定就能在你们伦敦?倒是自己分起了东南西北。

    曼联跟曼城一合计,干他丫的,也号召球迷一定要把YU拉到曼彻斯特来。

    也就是这样,事情开始慢慢变得离谱起来,就连吉米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一开始真地只是想做一个简单的营销活动而已,并没有想过挑起各个球队球迷的情绪。

    他要知道球迷这么好用,早就在这上面做文章了,估计情况比现在还要离谱。

    主要是作为一个美国人,吉米很难理解英国的这种足球文化。

    ……

    吉米不理解英国的足球文化,正如于东不理解汪海临的为什么写得这么烂。

    于东看着手上五万多字的稿子,两条眉毛中间皱出来一个川字。

    汪海临站在旁边,一动都不敢动,他看于东这表情就知道情况不太妙。

    过了好半晌,于东把稿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拿手轻轻地按在稿子上,开口道:“这你有给别人看过么?”

    汪海临摇摇头,“没有,我第一时间就过来了。我想着,先写一半拿来给东哥你看看,如果不行我也能早点改。”

    “我建议你回去把它写完。”于东说道。

    “这……”汪海临有些不太明白,“东哥你的意思是这写得还行,能继续往下写么?”

    于东没有回答,只是说,“你听我的,回去按照你自己的思路把它写出来。”

    “如果不行的话,那这不是白忙活么?”汪海临嘀咕道。

    于东眯着眼睛看他,“你跟我说说,什么才叫不白忙活?是不是你的一写出来,立马就能受到万人追捧,什么出版社,导演都过来找你,才叫不白忙活?”

    “我不是这样……”

    汪海临想为自己辩解一句,却被于东出口打断,“那你是怎么想的,你跟我说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继续写么?是因为我想看看,就这样的故事情节,你还能不能写得下去。你要是个厨子,这就是一道菜,你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手边的材料一股脑地都扔进锅里去。那我倒想问问你,你准备什么时候停火?啊?”

    于东忽然变得严厉,把汪海临吓了一跳,他也没敢吱声,只听于东继续说道,“你把肉和青菜一起下锅,早点停火,青菜熟了,肉还是生的。迟点停火,肉倒是不生,青菜却糊了。你告诉我,你这本书怎么才能写得完?”

    “就算你厉害,写完了,这样乱炖一锅,是给人吃的么?十万字的,里面涉及了情杀、仇杀、变态连环杀人犯、警察、侦探、跨国犯罪,杀人手法五花八门,氰化物,匕首,坠楼,溺水,炸药。”

    说着说着,于东忽然笑了起来,是被气笑的。汪海临虽然有点愣头青,但是专业课学得还不错,在班里面靠前的。

    当时他来跟于东说要写一部,于东虽然吓唬他,但是心里还是有期待的,谁知道临了他交了个这玩意上来。

    看到汪海临懵懵地不说话,于东把稿子递到他手里,叹了一声,缓和了语气,“我让你写完,也是希望你写完之后,过些天再回头看看。站在另一个视角审视一下自己的,这样你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了。这是一个过程,我也曾经经历过,不要把你写剧本和写小品文的思路带进去,后面你就用一个普通的读者角度去看,你思考思考,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

    “我知道了,谢谢东哥。”汪海临瓮声瓮气说了一声,然后拿着稿子走了。

    等到他走后,于东找出支笔,准备把汪海临里面出现的具体问题写出来,等到下次再给他看看。

    不过刚提笔没开始写呢,冯明就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笑着说道,“老于,我刚才看汪海临那小子从这离开,看起来不太对,都要哭鼻子了,你找他麻烦了?”

    “他不给我找麻烦就不错了,我还能找他麻烦?”于东撇撇嘴,又揶揄了冯明一句,“冯主任大驾光临,有何贵干啊?”

    “呦,还生气了啊,我这走马上任几个月,不得好好捋捋?这段时间确实冷落了你,这不是来跟你赔罪了么?”

    “别别别,我这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于东连连摆手。

    冯明这段时间确实很忙,体育部原来的主任葛一鸣退休了,副主任刘华升了上去,冯明就补了副主任的缺。

    新上任嘛,还是个副职,部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压在他身上,忙得抽不开身。

    于东也知道他情况,不过是习惯性地跟他开个玩笑。

    冯明当然知道于东是开玩笑,他笑哈哈地说道,“老家给送来几只鸡和一点鸡蛋,晚上过去喝一杯,其他人我也都叫了。还有一些其他土特产,茶叶什么的,回头给你们分点。”

    “茶叶分点可以,这鸡就算了,吴老师不是快生了嘛,留给她补补吧,家里养的老鸡可不好买。”于东说道。

    “不是跟你说了,带了好几只,咱们晚上只吃一只。再说了,今晚也不让你们白吃,有个忙要你们帮。”

    于东笑道,“我说呢,你冯主任的鸡哪有这么好吃的。说吧,什么忙?”

    “晚上你就知道了。”冯明拍了拍于东肩膀,“跟你说过了,晚上就别让我再来请了,程老师那边爱媛已经说过,你们晚上一起过去。”

    等到冯明走后,于东笑着摇摇头,重新提笔开始罗列汪海临里面的问题。

    写得非常细致,分了几个大问题,然后每个大问题里面又分很多小问题。

    汪海临这部里面的问题确实很多,最大的一个,于东刚才也跟汪海临说过了,就是元素太多,结构复杂。

    这也是让于东最为生气的部分,其他的就不说,结构这种东西他们戏创的学生应该最了解才对。一个合格的剧本,结构一定是干脆而有力的。

    什么是结构,结构就是这个故事是个什么类型,讲了什么,就拿西游记来说,《西游记》的结构是师徒四个人西天取经路遇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

    很简单,也很干脆,让人一下子就能听得懂。

    而汪海临这部的机构,非要说的话应该是:有几个人因为不同原因用不同手段各自杀了另外几个人却由于彼此认识而使本来没有关系的几个凶杀案串联到一起最终他们被三个警察和一个侦探联手拿下。

    后面的内容汪海临没写出来,于东也没看到,都是他猜的,不过应该八九不离十。

    结构这种东西都是他们戏创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讲到的,也是最基础的东西,汪海临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写的时候他就把这些东西都给忘了。

    于东想着,如果以后他要给学生们在上写作课,或许都可以把汪海临写的这部拿出去,作为错误示范模板。

    为了给汪海临把问题列出来,于东花了两个多小时,从两点多一直弄到快五点才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