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四章 半本书

    第八一四章 半本书 (第3/3页)

  “好的,我这就安排。”

    ……

    第二天下午,于东就出现在了盐都福顺县下辖的冬湖镇。

    余桦他们昨天刚刚到冬湖中学,于东要在学校跟他们见面。

    车子在距离学校两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于东独自下了车,自己朝着学校走去。

    随行的安保人员不敢掉以轻心,迅速在周围布置起来。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于东身边的安保力量就变得非常强,像这次出远门,安保公司直接给配了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已经提前来了冬湖镇排查了。

    冬湖中学是深空公司资助比较早的一个学校,因为是在镇子里面,所以这几年发展比较顺利。

    深空公司为冬湖中学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这一套教学体系是深空公司摸索了很久才弄出来的。

    这套教学体系综合了金陵中学、继光中学等知名学校的特点,也根据乡镇学校的情况做了改进,之前在金陵的一些初中用的很不错,来到东湖中学之后并没有水土不服,依旧表现非常很好。

    现如今的冬湖中学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六千多名学生的当地名校,不再需要深空公司资助了。

    学校门口的路也修的非常好,路的两边都是各种文具店、超市、排挡,一片繁华景象。

    走到一半,于东进了一家规模不小的书店。

    这是于东的一个习惯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看看当地的书店,因为他相信,从一个地方的书店就能看出这个地方的气质。

    这家书店名字叫做“冬中书店”,能叫这个名字,代表这个书店应该开的比较早。

    开在学校门口的书店,最多的当然就是各种教辅材料以及文具用品,东中书店前半部分摆的都是这些,而靠里面的位置则更多地摆着些文学作品。

    老板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坐在收银台后面捧着本书在看。

    有人进店,老板头都不抬一下,依旧在看书。

    可能因为于东资助了冬湖中学,所以书店里面有一面书架上都是于东的书,于东大概扫了眼,除了一些稀有的版本,他的书各个版本在这里都能看到。

    除了他的书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有些年头的文学作品,很多十八十九世纪的作品。

    于东看了一圈,目光忽然停在了一本书的书脊上面。

    《巴黎圣母院(上)》,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它出现在这里于东并不奇怪,摆在它旁边的就有《悲惨世界》、《红与黑》、《人间喜剧》、《高老头》等作品,老板似乎很喜欢法国文学。

    而这本《巴黎圣母院》之所以吸引于东,是因为它的版本。

    害怕自己的判断失误,于东又将书翻开看了下。

    果然,这书出版自1949年4月,首印1500册,由骆驼书店出版。

    骆驼书店是上沪生活书店的二线单位,没什么名气,不过《巴黎圣母院》这个译名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骆驼书店,也就是在于东手里的这本书上面。

    因为它出现的地方,让于东有些怀疑它是赝品,虽然这一版的《巴黎圣母院》现在来说不是什么稀世珍品,但也没有出现在一间主卖教辅书的小书店里面的道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一本出版于五十年前的书。

    但是于东从头到尾翻了好几遍,都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本书跟他家里面的那三套都是一样,不过这本书是上下两侧,这里只有一个上册。

    “老板,这本书卖么?”

    老板头都没抬地说道,“这个店里面的书都卖,包括我手上这本。”

    于东笑了笑,拿着书走到收银台,将书递到老板面前:“这本,多少钱?”

    “这本……”老板看了眼书,忽然一愣,“你要买这本?这本书只有上册,你买回去干什么?”

    于东笑道:“没关系,我看书一般情况也就能看一半,买全本回去还浪费,不如就买个上册,省点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