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流苏飞舞的城池

    第八百二十五章 流苏飞舞的城池 (第1/3页)

    看着杨大伟惊讶得说不出话的模样,王苏州倒是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其实当初知道这一点的时候,他的表现比起杨大伟还要有所不如。

    杨大伟不过是听他说起这么件事。而他可是真切地看到了那样高耸的城池。

    他见到的第一座巨大城池是苏州城。

    当然,此苏州城非彼苏州城。

    当时的语言还很古老,并没有像后世那样高度凝炼。对于城池的命名也显得非常随意,并不遵循什么信达雅的原则。一座城池叫什么名字,主要源于创建者的喜好。

    建造起这座城池的首任城主喜欢用剑,喜欢在剑柄后坠上长长的流苏。因此,这位城主给自己的这座城池取名叫“流苏飞舞的城市”。

    王苏州觉得这名字太长太拗口,也不美观,为了方便称呼,也为了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便将这座自己最初落脚的城市叫成了苏州城。

    苏州城的城墙最矮的地方也有近二十丈高。

    在这样的城池面前,人类渺小得就如同一只蚂蚁。

    光是从城外进到城里去,王苏州就耗费了大约一个下午的时间。

    王苏州以为那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可后来,等到去了别的城池,他才发现,相比于同时期的那些城池,苏州城充其量只是一座小城。那些声名远播的大城的城池高度甚至可以达到三十丈以上。苏州城与那些城池一比,就像是一个侏儒症患者。

    “那究竟是个怎样的时代?”

    听着杨大伟好似自语的问题,王苏州却是陷入了沉默。

    因为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太好回答。

    他很难用一个词汇或者是一句话来概括当时的特征。

    想了一会儿,他决定借用《双城记》中那段似乎永远不会过时的开头。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杨大伟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王苏州摸了下鼻子:“不是我想偷懒,而是我真的没那个能力。你也不是不了解我,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二本院校学生,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也不是什么研究社会形态的专家学者,又哪里来的能力去注意这些?

    我只能将我当时所看到的听到的分享一些给你。至于到底是怎么样的,你们可以自行判断。”

    清了清嗓子,王苏州开始讲述起他所了解到的关于那个时代的信息。

    “能够建起大量的这样的城池,当时的人类的生产力其实挺高的。当时的人类虽然还没有建立起高度发达的文明,但会从血脉中发掘一种名为血气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加持下,人类会变得力大无穷,感觉迟钝。

    这也带来了一个弊端。血统论在当时算是普遍的共识。

    城主的儿子中会诞生出城主,而贱农的儿子只能是贱农。”

    杨大伟好奇地问道:“这么说,城主便是当时的统治阶级,那他们的血脉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王苏州摇了摇头:“根据我后来的长期观察发现,这种结论并非事实,而是统治阶级编织出来的谎言。这些统治阶级的血脉并不比其他人高级,只是他们比一般人掌握了更多的关于发挥那种血气力量的知识。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其实在当时也成立。

    但问题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牢牢掌控着发掘这种血气力量的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