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有些人来过

    第八百二十九章 有些人来过 (第1/3页)

    “不好意思,我想去下洗手间。”

    杨大伟进了洗手间,关上门,拧开水龙头,接了捧水,拍在脸上。

    那天晚上,正在摆弄那张来之不易的银行卡时,杨大伟接到了两个老人打来的电话。

    杨大伟不想挨骂,便没接,也没挂,任由手机响到停止。

    可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他的手机再次响起,还是那对老人打来的。

    杨大伟觉得自己拿了人家一张银行卡,替人家挨些骂,似乎也理所应当。

    而且此时若是不接,对方很可能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便接了。

    然而事实却和他想得完全不一样,两个老人并没有骂他,也压根没提受骗或是赔偿少了的事,只是再三感谢了他。

    他们说多亏了杨大伟的帮助,他们才能赶在头七之前将儿子带回家。

    在去接儿子之前,他们找算命先生算过了,儿子是上辈子造了孽,这辈子来还债的,命中该有一劫。所以儿子此番身死,他们虽然难过,但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子不教,父之过。终究是他们做父母的亏欠了儿子。

    他们此番出远门也不是为了给儿子讨回什么公道,只是因为算命的先生说了,要想儿子下辈子能投个好胎,平平安安一辈子,就必须在头七之前,将其葬在自己生前最喜欢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为儿子消灾解业,增福添寿。

    而若不是杨大伟出手帮忙,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回儿子的尸骨。

    要是连累儿子下辈子继续还债,不得安稳,那他们夫妇俩恐怕后半辈子都睡不踏实了。

    两位老人没什么能够报答杨大伟的,之前出来匆忙,也什么都没带。现在到家了,便想着给杨大伟寄点自家种的大米。好吃不好吃另说,但因为是留给自家吃的,平时也很少施肥打农药,胜在一个绿色无公害。

    杨大伟几番推辞,但两位老人盛情难却,只能接受。

    挂了电话,杨大伟坐在桌子前,桌子上摆着的那张银行卡,在灯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迷人心眼。

    窗外是一片漆黑,那些繁星在那个晚上似乎都提早睡了。

    天大地大,好像没有第三只眼看见杨大伟拿了人家一张银行卡。

    可杨大伟坐了一宿,最终没有将那封银行卡放到自己的床头柜里锁起来,而是找了个信封装好,跟领导请了一个小时的家,绕路到了邮局,用一个并不存在的姓名与地址将之寄了出去。

    一个星期后,杨大伟收到一个快递,很沉,估摸着不下一百斤。

    杨大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之搬上楼,拆开两层尿素口袋,还有两层扎的严严实实的塑料袋,里面装着满满当当的大米,晶莹剔透,颗粒分明,有如珍珠。

    杨大伟不知道这袋米值多少钱,但光这一百斤的运费,对一对以种地为生且刚刚失去了独子的老夫妻来说,就是笔不容小视的钱财。

    与大米一起到的,还有两位老人的电话,除了问及杨大伟有没有收到大米之外,两位老人还向杨大伟提及了一件怪事,两个人收到一个不认识的人送来的一封邮件,邮件里有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写着谢谢和一串数字的纸条。

    两位老人拿着银行卡去了银行一问,卡里面整整存了两万块钱。这都赶得上两个人不吃不喝,种一年地得的钱了。

    两个老人没遇到过这种事,害怕其中有什么不妥,又苦于没什么人好商量,想着杨大伟身为律师,对这种钱见过识广,有没有什么路子能弄清这笔钱的来路。

    杨大伟隔了两天,给两个老人打了电话,遗憾地告诉对方,他没能查到寄钱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