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 两翼合围与中央突破

    第六十四节 两翼合围与中央突破 (第2/3页)

几十面蒙皮战鼓同时敲响,那轰隆鼓声便可直冲天际,无可阻挡!鼓声那特殊音质的高亢雄浑,仿佛就是为战争而生!东方华夏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发现了战鼓应用于战事的巨大作用,隆隆的鼓声中整个战场凝为一体,任何负面的感觉都会在翻涌激荡的沸腾血液中蒸发殆尽,只剩下一往无前的意志和百战死生的勇气!

    所以,奥卡将战鼓交给了卡图斯,所以才有了刚才,鼓声与军号声的碰撞,而显然事实充分说明,战鼓的存在,扭转了帝国大军压倒性的气势,生生拉成了平分秋色!

    如此奇迹般的结果,怎能不让卡图斯欣喜万分!然而,这一份欣喜只是在卡图斯的内心稍稍一转便掩去了,因为眼前的决战不容他有丝毫的疏忽。

    决战的战场,是在越过特茹河后,通向里斯本之间的一片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地平,放眼望去,除了枯草白地,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物可以阻挡视线,这样的地形,什么奇袭、迂回战术都很难奏效唯一击败对手的方法,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锋,谁的阵型先支持不住崩溃谁就失败,绝无投机取巧之法!

    轰响的战鼓和嘹亮的军号声遥相呼应,双方大军都是极为耐心地维持着阵型,缓缓接近,这让军阵中较为靠前的奥卡不禁感慨中国的所谓历史大片凡是涉及战争的,那都实在是太不靠谱了,什么兵种装备之类的就不提了,光是那大战之时,一通擂鼓,就全军呈‘散兵线’冲锋的‘壮观’场面就足以让人体会什么叫天雷滚滚啊!

    那些编剧、导演什么的,估计对古代战争连基本的常识都是一无所知!古代冷兵器作战时代,大兵团会战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士气、不是装备、不是猛将、不是智谋,而是团队!是军阵!

    会战之时,擂鼓一通,猛将在前吼上一声,就全军压上,挥舞着兵器冲过去,那是什么?那是NC,那是SB,那是送死!即便是一万人,如果只是乱哄哄的涌挤,哪怕冲击一个500人组成的严密军阵那结果只有一个,碰的头破血流!

    看看史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那些大型会战怎么打的?什么阴谋诡计那都是在战争之前进行的,到了战场上,军阵就是一切,在古代军队中间的即时通讯非常困难,要想如臂指使的统帅一支军队的困难难以想象!一个军团,古代名将们费尽心机让它保持凝聚一体,怎么可能像那些历史剧里那样,动不动就是散乱冲锋,几万人一旦分散开来等于从紧握的拳头变成了一盘散沙,那简直是自杀!别说是想击败敌人,能不全军覆没,就该烧高香了!

    这就是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的区别,现代军队中突出小作战单位的进攻性,强悍的基层军官,可以指挥几人、几十人和几百人的小规模军事力量,自由作战,士官构成整个军团的核心战斗力!

    而在古代,这几乎是幻想,十夫长、百夫长之类,大多都是凭着勇力和斩首军功充任,根本谈不上对军队的掌控力,往往指挥官阵亡了整个单位就丧失了战斗力!

    在古代,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能指挥1000人的作战单位随意调转方向、时刻保持队形,完成各种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