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节 边境的金戈之声

    第九十二节 边境的金戈之声 (第1/3页)

    心怀着这样的仇恨长大的安奎拉对索萨乌斯家族毫无疑问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认同度,所以,当他忍辱负重到自认可以独立生存的年纪后果断地留下一封书信发誓与索萨乌斯家族恩断义绝,而后偷偷离开了家族,在他父亲生前的一位‘私’密朋友的帮助下加入了帝国北部的边防军队。

    深藏在内心的秘密以及十几年漫长的韬光养晦让安奎拉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卓越不凡的才能,他懂得如何去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以获得周围人的好感,也懂得只有不断学习来充实自身才能在机会来临时不致失之‘交’臂,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朝厚积薄发,安奎拉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能力在边防军中迅速脱颖而出,斯多亚图姆之战时,他已经贵为一支罗马军团的指挥官。

    安奎拉的能力和品行都是值得称道的,父母遭受的陷害并没有使他成为复仇的奴隶,无论是举止谈吐还是志向才略,述职时途经阿尔卑斯山与其偶遇的奥卡都为之深深敬佩,更难能可贵的是,安奎拉和奥卡一样,都是如此的年轻,所以,当觐见格拉蒂安时,奥卡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向其引荐了安奎拉,像这样的英杰如果不提供给他一个足以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只能说是明珠‘蒙’尘。

    事实证明,奥卡的选择十分明智,当然格拉蒂安的魄力和无条件信任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安奎拉以其不凡的军事才能很快在格拉蒂安麾下的心腹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攻略北疆、军事改革还有抵御哥特等后来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安奎拉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尤其是当格拉蒂安初步奠定和稳固了北疆地区的统治基础和改革进程后,安奎拉更是独挑大梁,奉命率领一支偏师不畏艰险地向东征服,最后在后世的‘波’兰地区建起了一道用来防备哥特人和匈奴人的军事防卫线。这道防卫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俨然是捍卫北疆腹心之地的东大‘门’,自从阿德里安堡战役的失败,匈奴人陡然间已成为帝国的头号大敌,其迅捷剽悍的骑兵四处劫掠侦察,不仅对东罗马造成直接的军事威胁,同时在其荫庇下恢复元气的哥特人也再次蠢蠢‘欲’动不顾廉耻地想要讨好新主人,而哥特人的侵略目标正是安奎拉镇守的东部地区。

    哥特人野蛮强悍,以前定居在达西亚、潘诺尼亚时就曾是帝国非常头疼的威胁,但好在其人口稀少,东西哥特人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40万,和人口众多的罗马人相比无异于沧海一粟。但是阿德里安堡战役让帝国重新认识了这个蛮族的强大军事实力,仅凭一族的军队居然抵挡住了瓦伦斯皇帝亲率的集合了东帝国几乎所有‘精’锐的大军,正是由于哥特人的牵制,才让潜入的匈奴铁骑得以抓住机会,在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突然冲阵,导致了帝国的惨败。

    不过哥特人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军队伤亡过半不说,由于瓦伦提尼安皇帝率领的援军的及时赶到,哥特人原本计划趁机侵夺东帝国领土的野心也宣告破产,甚至于没过多久东西哥特人的联军主力就被彻底击败,整个族群都被打散,在狄奥多西主持的清剿作战中除了少量的青壮和族民侥幸越过边境逃入达西亚草原,整个部族几乎被整个摧毁。

    不过,哥特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遁入达西亚草原内的哥特人获得了匈奴人的扶持,得到了宝贵的安生之所,休养生息,而且得益于瓦伦提尼安大军的‘逼’迫,东西哥特人实现了融合,而不是像原本的历史上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