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君臣之争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君臣之争 (第2/3页)

的内阁首辅啊,说话暗藏机锋,亦是非同小可。

    大齐有能力的高官几乎尽是儒家门人,哪里还有合适人选?

    陛下好不容易将你赶走,又岂会再让你的徒子徒孙担任首辅,让儒家的势力继续笼罩在大齐朝堂之上?

    杨文昭此言,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笃定除非他死,否则文帝决计不敢撤换他。

    因为撤换了也没用,放眼整个大齐朝堂,能够有资格担任首辅的,都是他儒家门人。

    简而言之,也是朝野上下皆都心照不宣的事实,如今的大齐朝堂,已经被儒家牢牢掌控霸占,文帝想要打压儒家,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他根本无可用之人。

    若文帝想要强行打压儒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极有可能使整个文官系统陷入瘫痪。

    而只有稳住杨文昭这个儒家的掌门人,继续对其倚仗重用,文官系统才能保证平稳运行,不至于崩溃,致使国力倒退,使齐国多年休养生息的成果毁于一旦。

    在陆沉看来,杨文昭正是因为自恃这一点,才敢与皇权针锋相对,甚至连立储之事都敢插手干预,而结果文帝妥协,这也更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以至于眼下根本就不怕文帝会允准他告老还乡。

    他有嚣张的资本。

    不过有句老话说得好,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陆沉并不相信文帝会真的对这位首辅大人束手无策。

    文帝也是雄才大略,一代英主,多年来对儒家极尽隐忍,而如今趁着倭人闯宫这件事突然爆发,又岂会毫无准备?

    既然决心撕破脸,定是文帝自衬已有将儒家打压下去、甚至赶出朝堂的把握,如果没有把握,以陆沉对文帝的理解,文帝是绝对不会轻易对杨文昭发难的。

    文帝的城府,是陆沉来到这个世界上所见之人中最深的。

    永远都不要尝试去窥探文帝的内心世界,因为结果只会是徒劳无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