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招

    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招 (第1/3页)

    可事实虽说如此,但如果杨文昭真是这么想的话,陆沉只能说他有些自视甚高了。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天底下能治理国家的又不是只有儒家一家。

    诸子百家,皆有璀璨理念,治国理政,俱乃好手。

    儒家走了,还有法家,纵横家,名家,甚至墨家……

    百家士子可都等着大展身手呢,只是大齐朝堂被儒家一直牢牢霸占,而不能崭露头角而已。

    人才到处都有,能做官、能做好官的更是比比皆是。

    文帝多半不会以雷霆手段将儒家从大齐朝堂上连根拔起,那是因为他身为一国之君,担心由此而产生的沉重后果。

    可将儒家渐渐蚕食,陆沉相信,文帝还是有这个手段的。

    当然,儒家在朝堂根深蒂固,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蚕食的,定会奋起反抗,至于谁胜谁负,就要靠时间来验证了。

    “好好好,如让朕找到能够顶替阁老之人,定当放你告老。”

    文帝似乎只是初步的试探,并没有打算立刻就将这位首辅大人赶回月桑学宫修撰经典,否则压根就不会给杨文昭顺坡下驴的机会。

    默然许久,文帝忽而唏嘘道:“是朕的疏漏啊,平素对你们这些臣子,不够关心理解,今日杨阁老突然提出要告老,朕才恍然醒悟,原来杨阁老已经快七十了,这个年纪仍还坚守在朝堂之上,沥血操劳,为了大齐殚精竭虑任劳任怨,朕,于心不忍啊。”

    说着望向杨文昭,仿佛真情实意道:“阁老啊,你辛苦了。”

    杨文昭忙是拱手道:“为陛下分忧,乃老臣份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文帝叹了口气,转而看向其身后,说道:“还有言阁老,方阁老,鹤阁老,也都过六十了吧?”

    那三位阁老闻言一愣,不知文帝为何突然感慨起他们的年龄来,赶忙拱手道:“有劳陛下挂心,臣等感激涕零!”

    文帝叹道:“大齐素来自诩海纳百川,人才济济,可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