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加之罪

    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加之罪 (第2/3页)

,闹得国运衰退。

    可他不愿意这么做,因为他不舍得,不舍得让这个经儒家苦心经营、如今已是战国四雄之一的国家支离破碎,风雨飘摇!

    儒家在大齐扎根近百年,而他也在这朝堂中做了几十年的首辅,这里的锦绣河山,这里的文昌武隆,都是他一手缔造,他不想亲手将这一切都毁掉。

    待时过境迁,齐国或是强大,或是衰弱,儒家当年于齐国如何,自有后人评说。

    天下人自会痛斥李家!

    “老臣,无话可说。”

    杨文昭垂着眉,看也不想再看坐在龙椅上的那位李家人一眼。

    文帝漠然道:“杨阁老,你老了,有时难免糊涂,你……告老吧。”

    杨文昭一笑,抬起头,直视文帝,问道:“老臣犯此谋逆之罪,陛下不杀了老臣吗?”

    文帝面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谁都能杀,却唯独不能杀杨文昭。

    杨文昭为大齐兢兢业业几十年,天下人有目共睹,可以说大齐能有今日之繁华盛世,这位内阁首辅、儒家掌门功不可没,若将其杀死,还不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再者,文帝本来就不打算将儒家一网打尽,大齐过半官员,皆乃儒家门下,若一时全都连根拔起,大齐将瞬时陷入瘫痪。

    没法子,大齐的疆域太辽阔了,所需要治理那些疆域的官儿也太多了,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全部替换掉的。

    文帝想要的只是打压儒家,让儒家再也不能与皇权分庭抗礼。

    只要内阁这几位儒家老臣,还有那些儒家的头头脑脑在大齐朝堂消失,儒家群龙无首,就再也不能如以往那般,独断专行,把持朝政,甚至藐视皇权。

    文帝还需要儒家官员继续做事,所以他不能杀这位儒家掌门,杨文昭若死,势必会引发大动乱,到时列国闻讯再掺和进来一脚,大齐所面临的局面,委实难以想象。

    杨文昭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可却有求死之志,文帝岂能不知其险恶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