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文会

    第四百九十三章 文会 (第1/3页)

    翌日。

    文会召开。

    齐、晋两国饱读诗书之士,汇聚一堂。

    这些饱读诗书之士,并非只是单纯的文人,亦各有家门流派,或是法家,或是名家,或是儒家……

    单纯的文人根本难登此大雅之堂,因为文会的主旨,并非只是切磋诗词歌赋,还在发扬本国国风,名义上是促进两国文化水

    u交融,实际上便是争论哪一国要更胜一筹!

    这等交流文化的盛会,素来便是争强斗狠,务求在各方面将对方击垮,以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如果真的相敬如宾、其乐融融,反而倒是咄咄怪事。

    这次文会自然也不例外。

    晋国素来自诩文风昌盛,盖绝列国,可近几十年来,齐国渐渐后来者居上,鸿儒才子,层出不穷,尤其是现下正如日中天的诗仙陆沉,更被誉为文坛第一人,彻底奠定了齐国的文化霸主地位。

    而反观晋国,虽说文风浓郁,但近年来却是青黄不接,也就第一才子沈烨算是耳熟能详,大有被齐国越拉越远的趋势。

    晋国乃商朝的旁支血脉演变而来,在这个遍地都是“反贼”的时代,确实可谓正统。

    而晋国亦素以正统自居,骄傲已经烙印在了骨子里,视列国为“贼”为“夷”。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晋国最引以为傲的文化霸主地位被齐国所取代,天下文化中心亦从豫衡城转移到了齐国的都城乾雍,晋人惊慌失措,只觉无法接受,直欲与齐国一争高下,捍卫晋国文脉,将齐国打压下去,顺理成章夺回于文坛的霸主地位,扬晋国国风,捍卫正统!

    而这一天,终于来了。

    晋人都铆足了劲儿,准备在这场文会中,将齐人杀得片甲不留!

    宇文琛身为晋帝,对本国文脉衰弱,显然也是耿耿于怀的,命大行令署、谒者台合作拟出来的出席名单,俱是晋国当今排名前列的饱学之士。

    当然,齐国这边的阵容亦不不可谓不豪华。

    既是打着交流文化的幌子而来,自然要做戏做全套,内阁几乎将翰林院的鸿儒大才全都派来了,只看纸面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