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四朝元老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四朝元老 (第1/3页)

    三日后,内阁召集六部,对整顿吏治的细则,展开商讨。

    六部九卿,上百官员参加,踊跃发言者有之,沉默寡言者亦有之。

    接连讨论了半个多月,整顿吏治的细则,终于敲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整顿吏治由此就可以施行了,许多旁枝末节还需要完善。

    又过了两个月,在内阁紧锣密鼓地筹备下,整顿吏治,才终于得以施行。

    岳光邈坐镇吏评司,以内阁下发的评测细则为准,对大齐百官,进行风评、品行、政绩、能力、尽职五项综合评考,同时敞开大门,接受朝野举发不称职的官员,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一时间无数吏评司的人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详查,大齐官场,人人自危,那些自忖为官不正的,更是寝食难安,惶恐度日。

    岳光邈的行事作风也是雷厉风行,查一个官员,便办一个官员,发现有优秀的官员,便立时根据章程给予擢升,绝不拖泥带水。

    为免与人口实,对于官员的任免,判罚,完全是公开公正,没有尾巴可找。

    短短不到一个月,单单是京都被撤免、查办的官员,便接近上百之多!

    在这上百人中,两河集团,便接近半数!

    在大齐官场,两河集团,人多势众,而两河出身的官员,也素来懂得报团取暖的道理,共同进退,同仇敌忾,无异于结党,只是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罢了。

    如今整顿吏治,两河集团,遭受冲击最大,单单是在京的官员,便已被贬职、罢撤数十人,两河官员,岂能坐以待毙?

    一日,两河官员,全都如商量好似的,聚众大闹吏评司。

    “你吏评司对于官员的评测,有何依据?凭什么随意将人免职!”

    “整顿吏治,我等并不反对,可你吏评司趁机党同伐异,我等却是不能坐视不管!”

    “若你吏评司再这般胡作非为下去,我们便联名到首辅大人那里去参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