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黄启微和她演绎的故事

    014黄启微和她演绎的故事 (第2/3页)

   黄启微分析的有理有据,余染也觉得这样最能解释得通。

    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第一,‘神之晷’作为封神重器,为什么没有相关记载传世?甚至连各类神话都找不到跟它相关的东西。第二,书写汉砖的是何方神圣?”

    余染沉思片刻,问黄启微:“为什么认定写‘汉砖’的是汉朝人?你给我看的译本里面并没有关于年代的记录。”

    黄启微给他解释:“这是从文字和墓室风格推断的。首先是文字:小篆也叫秦篆,但真正的秦篆跟后世广而言之的小篆还是有差别的,拓本是用正统的秦篆书写,而秦篆只在秦汉三国时期出现。

    然后是墓室风格:每个朝代的墓室在布局和风格上都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壁画和用料上。另外墓室有被盗痕迹,并发现了猜测是属于盗墓者的短剑。

    虽然已经锈腐,但经由技术复原,基本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东西,你也知道发丘中朗、摸金校尉的传说。经由这些证据,推定墓室年代是秦汉至三国。”

    “那这些东西呢?”余染相信黄启微的推断,当然也相信黄启微会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最为担心的是黄启微本人。黄启微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天才的怪癖也不少。比如眼前的景象余染就理解不了。她是从哪弄来的这么多竹简?又为什么非要把汉砖誊写在这上面?

    当然,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所以余染的询问多少也带着‘公事公办’的态度。

    黄启微没有直接回答,她写完手上的竹简,根据编号放到‘竹简墙’上。然后才回过身来向余染行儒礼。含情脉脉说:

    “有道是‘美人桃花树长成’。良辰美景此时天,欲问君,今夜月明,是否‘重色思倾国’”

    虽然她千奇百怪的样子已经见过不少,但要适应过来还真不容易,余染不解风情的回答她:“杨贵妃跟赵飞燕相差了至少七百年。”

    黄启微望着余染,装出一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