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伴郎团

    第262章 伴郎团 (第1/3页)

    熹子——齐天大圣影院,就这起名风格一看就是董熹的手笔。

    按照董熹的想法,熹画工作室这么多经典形象,以后影院的起名风格就这么延续下去,什么黑猫警长、葫芦娃都给安排上去!

    不但名字要有,装修风格也要跟上去,什么联名奶茶、爆米花、玩偶甚至衣服都可以挂在影院里出售。

    去了趟美国,给董熹最大的感受就是,拍电影赚钱的方式。

    在美国,一部电影的投资周期是两到三年,如果只靠影院票房,十部影片里只有一部赚钱。

    靠录像带市场租赁和电视版权,十部影片里也只有三部影片赚钱,另外七部电影是亏损或者勉强打平。

    这样低的赚钱效率,美国的电影公司是如何做大的?

    好在这不算什么商业机密,美国许多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公开的。

    就拿七大之一的米高梅公司举例,他们2001年的财务报表里,新片的收入当时是1.7亿美金,但版权收入(他们叫片库经营)中,收入是5.4亿美金。

    片库经营是规避公司本年度财务风险的安全阀。

    而片库也恰恰是熹子这家刚成立几年公司的软肋,哪怕董熹是出名的快枪手,但他一年到头也拍不了几部。

    想靠董熹将片库填满,那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这也是董熹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也要拿下魔美影的主要原因。

    500多部动画电影,一瞬间就让熹子的片库变得充实起来。

    而且现在国内的制片厂日子都不太好过,公司专门成立购片部门,就是为了收购对方的那些老电影的版权。

    现在盗版泛滥,连带着老片的版权也不值钱,几千块上万块就能拿下一部,当然制片厂也不是傻子,虽然搞不懂熹子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像《地雷战》、《地道战》等经典人家是不卖的,但是熹子也不挑是个电影就成。

    渐渐的这些制片厂,就戏称熹子公司为“收破烂的”!

    可就在这闷声发大财的情况下,熹子不知不觉中将手里的片库扩充到4位数。

    这个数字在国内不说首屈一指,也是位列前茅,而熹子付出的代价不过是金钱罢了。

    随着国内的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