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落幕

    第六十章 落幕 (第1/3页)

    大顺五年六月二十,庞师古登上了水师战舰。

    河岸边泥泞无比,脚印交错纵横,显示了过去一段时日内,到底有多少人带着或惊慌、或愤怒、或不甘的心情从这里离去。

    倾覆的车厢、破烂的瓦罐、碎裂的篷布、歪七倒八的桌案……

    无一不显示了撤退的匆忙。

    营中燃起了冲天大火,费尽心力打造的器械付之一炬。

    云梯车、填壕车、发烟车、行女墙、砲车等等,尽数在烈火中噼啪作响。

    最外侧的一个营寨内,千余名汴军士卒大声喊杀,朝天放了一通箭,在营外列阵的夏军士卒也大声喊杀。

    随后汴军撤退。。

    半个时辰后,夏军士卒翻开营门,放下壕桥,大群士卒涌了进去,将汴军遗留在此的五万斛粮豆运走。

    又是无言的默契。

    不过这只在双方实力对等,谁也奈何不了谁,谁也不想再造无谓伤亡的时候有效。汴军何曾对时溥、朱家兄弟如何客气过,夏军又如何对待战败敌人的?

    颇有点光荣投降的味道了——欧洲三十年战争中,就有过战败一方被允许携带旗帜、武器离开战场,让开位置,因为他们抵抗得太顽强了,进攻方如果彻底吃掉他们,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损失太多的老兵精锐,不值得。

    庞师古最后看了一眼沐浴在熊熊烈火之中的大营,他在这里指挥十万大军,奋战了两个月,最终灰溜溜退走。若说心里不失落,那是假的, 但更多的还是不甘心。

    正面野战, 他们并不吃亏,但最终还是败了。到底怎么败的, 一时千头万绪,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只能是一笔糊涂账了,奈何。

    南路大营撤空之前,北路数万大军也已经退到了各个渡口, 渡河前往郑州。

    不过也有人留了下来。

    武陟县南境之黄河北岸, 汴军立了一座规制不小的营寨。不少夫子正在筑城,曰板渚城,置板渚镇,对岸就是渡口板渚津。

    板渚城位于沁水、河水之间, 交通还是非常便利的, 且可沿沁水行军,直抵河内。

    获嘉县南四十里的渡口亦筑一城,曰广河城,置广河镇。从此渡河可至郑州原武县, 再往南六十里可至郑州理所管城县。

    从西到东, 河阳三城、板渚镇、广河镇一字排开,算是汴军保留在黄河北岸的三个据点。

    筑城动作很快,虽然不比盐州筑城这种传奇速度,也比不上梁晋争霸时德胜城的筑造速度, 但十几二十天足够了。后续再修缮、加固, 便可撤了外围的营寨,据城固守。

    可以预见, 在接下来, 黄河沿线将是夏、汴双方争夺的要点,不知道又会上演多少血腥的大战。

    庞师古撤走之时,邵树德正在河清县郊外巡视。

    幸存的河渭蕃人已经转入和平状态, 全面落户分地,这又是一堆工作要做。

    河清之战, 前后历时近五个月, 蕃人壮丁、土团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