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真假谁人定

    第五十八章 真假谁人定 (第1/3页)

    忽儿博在紧张兮兮中渡过了一个晚上,这个夜晚真的漫长难熬。

    不过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等到了宫中传旨的太监。

    忽儿博将宫人迎入府中,太监更是盯着忽儿博的脸色一阵细看。忽儿博暗中庆幸,还好早做了准备,要不然岂不是被他看穿了?

    宫人笑了笑道:“王子殿下,咱家奉皇上口谕,特来告诉殿下。殿下是两国友好的见证和桥梁,殿下的安危皇上是十分重视的。皇上让咱家转告殿下,您在长安城是自由的,不管是因病还是思乡,殿下都可以随时回乡,没有人会阻挠。”

    “是吗?”忽儿博道:“想必公公也知道,小王在长安只是个质子,只是一个筹码而已。一个筹码会有自己的自由吗?还请公公赐教。”

    那宫人愤而怒目道:“大胆,这是皇上的口谕,你敢质疑皇上的口谕?王子殿下,咱家不得不提醒你,你是大宛国的王子。到了你们大宛国的地界随你怎么说都可以,但在我大夏国的地界,还没有人敢质疑皇上。”

    忽儿博也意识到自己失语,连忙向宫人求饶。那太监白了忽儿博一眼,翘着兰花指扭着腰肢再也不管,回头边走。

    忽儿博目送宫人离开,冷笑数声后,忙令从人收拾行装。他想要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口谕中说的那样可以来去自由。

    车马麟麟,忽儿博手持文牒,片刻也没有在府里多逗留,直直往长安城门而去。果然,城门的守城兵将并没有阻拦,看过文牒之后便放了行。

    出了长安城,忽儿博又令手下人前后左右一里路不停地打探,看是否有跟踪之人。

    车马队行了一日,并没有遇到任何盘查以及监视,只要文牒在手,通关自由。

    又行了一日,还是没有发现任何迹象,甚至策马狂奔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异象。忽儿博心里开始陷入了沉思,难道大夏国君臣不怕他跑回大宛?

    如果他真的回了,那后果将会是如何?两国彻底破裂。届时刀兵又起,可长安城内一切动作都将不能一五一十传到大宛。

    打没有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