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第1/3页)

    马文所说的那些秘辛,在太史志高的眼中,算不得什么秘密。

    马唐又不是个傻子,都发生两州大战了,还会把真正的传承者放在甘州府的张掖县吗?

    不转移回凉州城,留着让人抓啊?

    不过,既然是秘密,便有他的存在价值。比如说,将此秘密告诉金城县中的马棍...或者说,若马棍提前知道了此秘密的话,就告诉别的将士,削弱马棍的威信...毕竟,距离约定的三日之期,就剩下一天的时间了。

    想到这里,太史志高提起笔,给金城县中的马棍,写了一封书信。

    ......

    当金城县中的马棍收到太史志高的书信后,瞬间在心中产生了两个疑问:如此机密的事情,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我该怎么办啊?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好解释。

    算算时间,出城的马文应该也被捕了。马文毕竟也算是凉州的‘老人’了,在凉州中,自然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人脉。知道这样的秘辛之事,不足为奇。而为了保命,将此事说出来,也是极有可能的。

    至于第二个问题,着实让马棍绞尽了脑汁。

    怎么办?

    是投降呢,还是死扛啊?

    投降有投降的困难,死扛有死扛的困难。

    投降的话。刚刚收服的金城县中的凉州军队,能有几人跟随自己投降?

    会不会发生群起而攻之,将自己当场拿下的局面?

    死扛的话,凭什么啊?

    自己都是个‘弃子’了,凭什么为凉州马家继续出力啊?

    此时的马棍,以前对凉州的爱有多深,现在对凉州的恨就有多深。

    以德报怨,那是菩萨,不是马棍!

    故而,马棍思索再三,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投降!

    城外有并州的十四万攻凉大军,就算自己死扛,能扛多久啊?

    再说了,奋力抵抗之后,当城池被攻破之时,便是自己身死之时。图什么啊?

    能名留千古,还是能在史书上记上一笔?

    而投降呢,不管怎么说,自己也算是有功之人。

    当并州王家占领凉州之时,不还需要个人来稳定局势吗?

    ‘年轻懂事’‘身份高贵’的自己,不正合适吗?

    想到这里,马棍提起笔,给太史志高回信一封,主要商量了一下投降的细节。

    为了确保安全,让曲太阿亲自给太史志高送去。

    ......

    太史志高收到马棍的回信之后,便开始着手安排此事。

    王俊贤缴获的那一万套甲胄,放在了一万名并州军将士的身上,让一名亲信将领带领着他们,越过金城县,朝着兰州府的其余两县而去。

    这甲胄,可是真的。容不得其余两县的守军不承认。

    ......

    是夜,子时左右,金城县的南门,悄悄地打开了一道缝隙。一个火把在城门处举了起来、放下,然后又举起来、又放下...反复总共五次。

    城外的太史志高见后,对着身边的王俊贤下令道:“俊贤,你率领你麾下的一万人马为前锋,立即破城!记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