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敦煌县城

    第二百五十章敦煌县城 (第2/3页)

    李清当机立断,一边派人通知马休等人,一边率领大军杀来。

    因此,才有了眼前的这‘十面围杀’的一幕。

    所有的计划成功,均来自于精心的算计!——这才是战争的真谛。

    “杀!”

    此时,不管是凉州军的将士,还是并州军的将士,都是中原人。

    对待入侵者,有了如此机会,怎能放过?

    只见他们奋勇向前的朝着西域人杀去。

    与此同时,经过了一夜的‘内战’,西域人早就已经筋疲力尽、损失过半了。

    在三支精锐骑兵的冲锋之下,只能纷纷跪地投降。

    马休这个莽夫,从不知道‘降者不杀’的道理。而李清呢,心中有大义,对待这些入侵者,没有一丝好感,誓要赶紧杀绝。唯有凉州城出来的那支骑兵军队,有所算计。

    然而,马休和李清的两支军队,无论是从战斗力方面,还是从将领威望方面,都不是凉州城出来的这支骑兵军队所能比拟的。

    它的算计,能有何有?

    两个时辰之后,西域人被斩杀殆尽了。

    接近二十万的西域诸国军将士被斩杀。

    一时之间,凉州城下,那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李清让人简单地打扫了一下战场,便率领军队离开了。

    是做好事不留名吗?

    不是的,是有更大的好处——敦煌县,在远方等着他呢。

    ......

    前去敦煌县的路上,王俊贤对着李清不解地问道:“贤弟,你是怎么知道的,这西域诸国军之间,会产生‘内战’呢?”

    李清听后,漫不经心的说道:“当然是凭借一开始我所施展的‘离间之计’了。”

    王俊贤听后,嘴巴张的大大的,问道:“就那粗鲁的‘离间之计’?成功了?”

    李清听后,微微一笑,解释道:“对,成功了!离间之计,没有兵书中讲的那么复杂。主要的地方用对了,便成功了。”

    王俊贤顿时来了精神,对着李清问道:“那离间之计的‘主要地方’,是什么啊?”

    李清解释道:“离间之计的精髓,就在于生疑,让他们彼此之间生疑。疑而生隙,才会有离间。

    西域诸国间,本身就不是一个整体。许多国家在来之前,还在打仗呢。只是为了利益,不得不聚到一起,攻打凉州罢了。

    可是,攻打凉州之事,怎能分配的那么平均?

    大国,自然是出力少,拿得多!

    小国知道后,怎能愿意?时间长了,心中的间隙便有了。

    在经人一点拨,我们这面一配合,他们怎能不乱?”

    “同时,他们的这场失败,也源于自大。

    他们以为,我中原人正在彼此打仗,不会联合起来攻打他们。

    可是,他们忘了,我大顺陛下建国时说过的一句话,一直提醒着我们。

    中原可乱,但边关不能乱。中原乱,无论怎么打,最后坐天下的,都是中原人。而边关一乱,坐天下的,就不一定是中原人了。

    就凭这句话,当他们来了,我中原人,怎能不联合起来?”

    王俊贤听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

    三日之后,李清的大军到达了敦煌县城下。

    当李清随手取出了几个小国家的领兵之人的信物之后,城中的西域诸国军,便慌慌张张的弃城逃走了。

    前方,最精锐的军队都死在了城下大军的手中,凭借自己等人,守个屁啊?

    还不如趁对方没反应过来,赶紧拿点东西逃回西域呢。

    人啊,要有自知之明!尤其是在面对生死的情况下。

    一个时辰之后,李清顺利的接手了敦煌县城。

    ......

    敦煌县城,乃凉州‘四大城’之一。对整个凉州来说,意义深远。

    它即是凉州西抵西域人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凉州城外的最后一道防线。破了敦煌县城,对西域人来说,凉州城外,无险可守。

    当李清派人宣布敦煌县城的归属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